近日,由中国海洋大学主办的深远海开发与科技创新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在青岛举行。会上,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新质生产力与技术经济研究团队撰写的《走向深蓝:深远海开发与科技创新》一书正式发布。
《走向深蓝:深远海开发与科技创新》 中国海洋大学供图
会议由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金天宇主持。中国海洋大学文科处副处长席静、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社长刘文菁致辞。
中国海洋大学技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海洋新质生产力与技术经济研究团队负责人李志军介绍,《走向深蓝:深远海开发与科技创新》是团队从科技创新角度,对深远海开发问题进行的较为系统深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该书内容包括深远海及其战略价值、相关国际公约与国际组织、主要国家深远海勘探开发情况、我国参与国际海底管理局工作情况及深远海勘探开发情况、我国深远海开发的战略目标与任务、科技创新与我国深远海开发等。
深远海是指国家管辖海域以外的国际海底区域,面积约2.51亿多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的49%,蕴藏着多种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稀土金属及天然气水合物,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基地。这些资源对高技术产业、军工装备和清洁能源转型至关重要,已成为各国政治、经济、科技、军事角逐的焦点和重要赛场。
我国在深远海领域具有广泛战略需求。作为依赖海洋通道的外向型经济大国,我国海洋经济总量占GDP比重逐年增长。同时,矿产、石油等战略资源进口依存度不断增大,在全球资源市场供给紧张与地缘政治环境复杂的背景下,资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李志军表示,应抓紧研究制定和实施我国深远海战略,明确我国深远海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路和目标任务,以维护国家战略利益为核心,以资源勘探开发为重点,以能力建设为支撑,以体制创新为保障,全面提升参与国际海底区域事务的能力,拓展战略利益和战略空间,实现“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与会专家围绕深远海开发与科技创新主题,从政治、法律、经济、科技、资源、环境、军事、国防等多角度进行研讨,为推动我国深远海开发和海洋强国建设建言献策。
据悉,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新质生产力与技术经济研究团队2024年10月组建,是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团队。团队围绕海洋强国重大战略需求,突出海洋领域的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开展海洋领域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技术经济等问题研究。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