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昊昊,肖峻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5/17 21:40:57
选择字号: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观测技术规范》首卷发行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5月16日透露,由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广西环江喀斯特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牵头 ,联合普定、平果、金佛山等国家喀斯特站共同编撰的《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观测技术规范第一卷: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喀斯特区域生态系统联网观测技术规范》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

丛书第一卷封面。受访者 供图

该书充分考虑观测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和传承性,在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和国家、行业监测技术规范及标准的基础上,突破发展以喀斯特地上-地下多要素、多过程长期定位观测为主线,以石漠化风险与恢复成效、生态-岩溶碳汇、水土保持与水环境为主要内容的观测指标体系,对喀斯特区域生态系统联网观测的目标任务、观测内容、观测指标、观测样地体系和技术方法进行了统一明确的规定。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之一。开展长期稳定规范化科学观测是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首要任务,也是获取高质量、长期连续科学数据和开展联网研究的基础性工作。

据介绍,国家野外站观测技术规范丛书的出版,将促进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的规范化建设与运行管理,有效推动国家野外站观测研究工作长期稳定发展,并取得更高水平研究成果,从而为更好地发挥国家野外站科技平台作用,支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助力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基础性支撑。

为进一步推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观测技术规范的实施应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近日在北京举办了上述规范的宣贯工作研讨会,有效加深了野外站工作人员对规范的理解,有助于促进生态系统观测工作规范化发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