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2/12 22:40:42
选择字号:
全国首个应急与安全科普品牌“浙里安”发布

 

日前,以“科普助安 科技兴安”为主题的2023年浙江省应急与安全科学技术学会会员代表大会在杭州召开。会上发布了全国首个应急与安全科普品牌“浙里安”。

  ?

捐赠仪式。主办方供图

  ?

全国首个应急与安全科普品牌“浙里安”。主办方供图

浙江省科普联合会会长、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向商标权人夏学民颁发了《“浙里安”商标使用权捐赠证书》。该品牌logo由浙江省应急与安全科学技术学会会徽和“浙里安”注册商标共同组成,将用于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应急管理等领域的普法与科普工作。其中“浙里安”商标由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夏学民捐赠。

“大约两年前,我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了注册申请,国际分类第41类,去年‘浙里安’成功获得《商标注册证》,有效期自2022年10月28日起为期10年。我把这个商标以普通许可方式捐赠给学会,旨在以品牌化助力应急科普工作。”夏学民说。

周国辉表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以科普品牌“浙里安”发布为契机,要建立应急科普专家库,加强应急科普队伍建设,鼓励各方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科普,强化应急科普培训,完善应急科普资源及制度,制定应急科普预案范本,加强应急科普宣传教育,创新开展应急科普作品征集展播,加强应急科普宣传效果评估等。

浙江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陈三强到会致辞,希望学会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科普助安 科技兴安”,搭建好政企沟通的连心桥,建好服务会员的大平台,打好规范发展的组合拳,写好“科技兴安”新篇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郑津洋应邀作了《氢能装备风险识别与防控对策》科普报告。他指出,既不要“谈氢色变”也不能“轻视安全”。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氢能装备设计制造、检验检测和安全评估能力,安全总体可控。同时,高压、深冷等极端环境的氢能检测监测和评价能力亟待提高,氢能领域技术标准短缺问题也要抓紧解决。向全社会科普氢能知识,有助于这种新型能源的推广应用和安全生产。

当日,浙江省应急与安全科学技术学会设立“科技应用与标准化”“产业安全”“科普与宣教”3个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徐洪军为各专委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颁发聘书。同时,浙江工业大学教授高增梁、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朱松强等28人被聘为浙江省应急与安全科学技术学会智库专家。大会还颁发了第三届浙江省安全生产科技奖。浙江省应急与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少华主持了上述活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柔性衣壳影响帕金森病病理蛋白体内传播 科学网2025年3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古代岩石为罗马“小冰期”提供新证据 科学家将手机图像传感器变为反物质相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