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合肥9月9日电 (吴兰 王兵)第二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9日在安徽合肥启动。该科学试验将由中国气象局组织实施,旨在着眼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揭示淮河流域能量与碳水循环特征,掌握能量与碳水循环对干旱、洪涝以及极端灾害性天气的影响机制等。
淮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矿产基地和制造业基地,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由于地处中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淮河流域是中国七大流域中旱涝灾害最频繁的流域,更是典型天气气候敏感区和气候脆弱区。
据了解,1996年至2001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赵柏林主持,中日联合在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淮河流域开展了第一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循环试验(简称为第一次淮河试验)。
第一次淮河试验是全球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计划在亚洲季风区开展的气象、水文观测试验,试验及后续研究取得大量成果,进一步了解东亚季风区(主要是梅雨区)中尺度降水系统的能量与水循环过程及其与陆面过程的相互作用,并建立了区域气候水文模式,提高了延伸期天气、气候预报时效以及降水的预报精度。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淮河流域的能量与水以及碳循环正在发生重大改变,而且第一次淮河试验距今已20年,淮河流域能量平衡、水分循环和碳收支出现了新的规律特征,这就需要第二次淮河流域试验,认识新的气候、环境与水文变化规律。
据介绍,第二次淮河试验计划用8年至10年的时间,开展陆气相互作用综合野外观测试验等四大试验,以及淮河流域能量和碳水循环的规律特征及其对天气气候与旱涝等灾害的影响等5个方面研究。(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