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有的人的人生很快,一杯咖啡、一次外卖、当日达的快递;有的人的人生却很慢,37年至今与牡丹相伴。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刘政安。如今,刘政安已经将牡丹编进书中、“写”在高原、栽在祖国大好河山,牡丹的故事也在言传身教中迭代、传承。
摄影/甘涵臣 部分图片由刘政安提供
“刘师傅,您早!”清晨,国家植物园、中科院植物所园务管理人员给早已来到牡丹园多时的刘政安打了声招呼。国家植物园揭牌后,来访的游客明显多了起来。对游客来说,逛植物园、赏牡丹是情趣;对刘政安来说,这是他多年养成的习惯。“‘睡’了一夜,早上的牡丹状态更好、更精神!”
当天上午,一位游客照相时不小心碰断了一枝牡丹。知道刘政安爱花,园区同事赶忙把残枝给他送来。经过几番修整,花枝摇身一变,成了一件传统插花作品。
终身事业 素履以往
身为国家级非遗“传统插花”首批传承人,刘政安的插花技术十分了得。同样了得的,还有他与牡丹一生的情缘。
刘政安的故乡河南洛阳,自古以来就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美名。早在唐宋时期,洛阳就已经具备系统的牡丹栽花技艺。一时间,“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刘政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1985年以来,他先后在洛阳市郊区农林局与洛阳市花木公司任职。那时,出于对牡丹的喜爱,他一有空就查找有关资料,还骑着自行车,将全洛阳的牡丹调查了个遍。尽管很辛苦,但刘政安觉得,那是他出国研修前最快乐的时光。
1990年,刘政安作为研修生,被农业部派遣至日本静冈学习鲜切花技术。研修的这段时光,开阔了刘政安的视野,也给他带来极大的震撼:“原以为我们洛阳牡丹甲天下,到了国外才知道,原来洛阳只能算众多牡丹居所中的一个。”当即,收集天下牡丹并引回国内的愿望,便在刘政安心中落了根。自那以后,他为100多个日本和欧美的牡丹品种牵线搭桥,丰富了国内牡丹的品种资源。
在我国,牡丹的自然花期一般在4月中下旬,花期短而集中。洛阳贵为牡丹花城,但牡丹开花时间受环境气候因素影响较大,总是不尽如人意。牡丹花期的问题一直萦绕在刘政安心中。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对这个问题有过研究,并获得了河南省科技成果奖。但刘政安并不满足,因为他有一个“异想天开”的愿望:让牡丹在春夏秋冬都能开花。
带着研究牡丹四季花期调控的目标,1997年,34岁的刘政安再赴海外,来到日本第一大牡丹产区学习。最终,他在2003年拿到农学博士学位,2004年结束博士后生涯,并来到中科院植物所继续他的牡丹研究。“博士毕业的时候,我已经40岁了,但我没有半点犹豫,硕士、博士这么多年就是为牡丹花期调控这点事儿。如今我可以自信地说,我们已经能够使牡丹花随人意,四季常开了,武则天当年的愿望(隆冬赏牡丹),我们实现了。”刘政安说。
插完花,刘政安欣赏了一会儿,又一拍脑袋,笑了起来:“之前拿回来的花苗还没种呢!”他拿起袋里的花苗,扛起锄头,向外面快步走去。他的背影恰如一生辛劳的老农民,又像农村里不服输的“老学究”,知文通理,却坚持脚踏实地走在田间地头。透亮的老花镜、朴素的旧背心、开裂的老皮鞋,无一不述说着“老学究”对这片土地无尽的热爱。
“他看到有苗子,就会习惯性地拿回来种上。”刘政安的同事,国科大研究生导师、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舒庆艳介绍。在舒庆艳眼中,刘政安37年来始终如一坚持牡丹的研究,是“一本牡丹活字典”。
刘政安自己也有一本字典,是一本密密麻麻贴满标签的牡丹古诗词、古汉语字典。几十年来,他已不满足从世界各地搜集牡丹——他还要回溯历史,从古籍、古诗词中发现那些从人们视野中“消失”的牡丹,并带到人们眼前。
牡丹园里“别有洞天”
展览、介绍、研究和利用自然界丰富的植物资源,是植物园的基本任务。国家植物园“揭牌升级”后,兼具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园林园艺、文化休闲等功能。刘政安说:“品种资源的丰富与否,是植物园‘地位’的一个考量标准。”多年以来,国家植物园、中科院植物所不断丰富着资源圃中的牡丹品类,园区里展示的国内外各色牡丹美不胜收。2016年,国家植物园牡丹资源圃(即刘政安支持建设的原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植物园牡丹资源圃)已被中国花卉协会认定为国家牡丹种质资源库。
每年花开时节,园内都会举办牡丹科技文化展等活动。“牡丹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观赏价值高,有丰富的花型和花色,在视觉上给人很强的冲击力。”刘政安介绍。把牡丹品种资源收集、评价与利用作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他,很乐意向游客们一遍遍讲述他早已烂熟于心的牡丹故事。“牡丹浑身都是宝。”说起牡丹的用途,他如数家珍,“它的根可以入药、籽可以榨油,叶片、花瓣、花粉和种子中也富含有益成分。”
国家植物园牡丹科技文化展厅中琳琅满目摆放的各种物品,就是对牡丹浑身是宝的很好诠释。经过多年积累,刘政安团队已和国内多家企业合作研发出牡丹籽油、牡丹花茶、牡丹面膜精油等产品。这其中,牡丹籽油当属重点。
资料显示,牡丹籽油富含一种名为α-亚麻酸的营养物质,它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可以维持大脑和神经相关功能,对人体健康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但是,α-亚麻酸不能由人体自身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取。所以,开发富含α-亚麻酸的油用牡丹资源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油用牡丹产业是近些年的新兴产业,但苦于没有好的牡丹品种支撑产业发展。在研究人员的努力下,中科院植物所已培育出30多个优秀的牡丹新品系。牡丹自带的“花油兼用”属性,使得油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和带动了观赏牡丹的发展。
“拥有资源,才拥有未来。”刘政安喜欢称牡丹为我国特有的民族资源植物。“我们要做的,是寻找好的木本油料资源植物,配合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构建国家牡丹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弥补当前油料资源的匮乏,服务国家粮油安全。”国家植物园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它可以引领各种植物资源的收集、保育、评价和利用。他希望,在发展油用牡丹产业的同时,也能充分挖掘牡丹的文化和科技价值,并带领团队研发出结合生产、观光、科研、科普为一体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让学生在地里“长”知识
在同事舒庆艳眼中,刘政安专业水平没得说;在学生教育方面,她对刘政安也是赞不绝口。“刘老师人很好!”说“很好”时,舒庆艳特意加重了语气,“他对待学生,就像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
2016年,佟宁宁本科毕业,园艺专业的他,出于对花卉的热爱,加入刘政安团队。自那时起,佟宁宁已和课题组、和牡丹一起度过6年时光。
因为各牡丹种植基地大多在外地,野外调查是佟宁宁的“必修课”。每年4月,牡丹进入开花期,他们就需要去调查牡丹的株高、冠幅、花部特征等表型性状。而到了七八月,牡丹结实后,他们会再次出发,调查果实的产量,并采集样本回实验室进行后续研究。
2019年7月底,又到了采集牡丹种子的时候,刘政安和佟宁宁一道前往河南、山东等地调查“光伏+油用牡丹”实验基地的牡丹籽产量。那时,刘政安感染了带状疱疹病毒。“当时在高铁上,刘老师坐立难安、满头虚汗。”佟宁宁回忆。
虽然一路疼痛煎熬,但等下地见到了牡丹,刘政安立刻“痊愈”了。剪枝、装袋,这套动作,刘政安驾轻就熟。观测一朵朵花、采下一个个果实,野外调查来不得半点含糊。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学生们诠释对牡丹的热爱,对研究的执著。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刘政安在进行中国古牡丹资源的调查工作时,和牡丹屡屡有所“感应”。“可能这就是牡丹对我的眷顾吧。”刘政安笑着说。其实,这份“眷顾”,是他熟悉、热爱牡丹的最好体现。熟悉牡丹的习性、熟悉牡丹的生存环境,在野外调查时,就会产生“这片区域大概率有牡丹”的笃定。
曾经,在河南省调查牡丹品种‘凤丹’时,坐在车里的刘政安远远看到偏僻的农家院中有一株花,便赶忙让司机择机停车。一阵焦心的等待过后,他终于如愿见到了‘凤丹’的“老祖宗”。“身边人经常说我:眼里全是牡丹,要和牡丹过一辈子哩!”刘政安笑着说。
每年新生进组,在课题选择前,刘政安会先和学生聊聊他们感兴趣的方向。学习新知识、完成科研任务的过程可能是曲折的,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刘政安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前进的路上“轻松”一些。
在办公室,刘政安寡言少语;但在田间地头,他却用丰富的经验,使学生对所做研究的认知不断清晰。在每个牡丹开花期的清晨,他穿着沾着泥土、裂着口子的鞋来到地里,开始当天的“农活儿”。在人群中,刘政安的“农民形象”并不出众;走进田里,他与牡丹融为一体;他正是用这份“干一行、爱一行”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把成果写在大地上
牡丹,对年近花甲的刘政安来说,是日常、是爱好,更是终身事业。
回想当年,刘政安与同事们历经多年努力,研发了牡丹促成与抑制栽培技术,实现了牡丹花期的有效调控,并解决了牡丹一年四季及同株连续二次开花的难题。2006年,刘政安又开始关注牡丹油用的可能。5年后,菏泽申报的牡丹籽油被原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刘政安也从那时起,正式开始油用牡丹的研究。几年间,油用牡丹产业快速发展,油用牡丹栽培面积从2011年的不足50万亩,发展到2017年的约1000万亩,稳步提高了相应地区农民的收入。
2017年7月底,刘政安参加了在河南省召开的“全国油用牡丹产业发展及精准扶贫现场会”。现场会上,刘政安团队与企业共同培育的400亩油用牡丹,实测亩产种子约300公斤。评价委员一致认为“油用牡丹高产、稳产、优质、栽培模式低成本”,该成果已达当时行业领先水平。
如今,牡丹不仅在观赏、资源利用等方面大放光彩,在美丽中国和乡村振兴等重大社会民生项目上也有所应用。
牡丹半喜阴,可以与光伏产业相结合。在高原种植油用牡丹,不但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促进了当地水资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工作,因而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是令刘政安印象深刻的一个地方。佳县地处黄土高原,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水土流失较严重。刘政安为油用牡丹“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项目在此落地付出了巨大的艰辛。2017年4月,刘政安带着当时还是硕士一年级的佟宁宁来到佳县。第一次到现场,佟宁宁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当时,黄土高原上什么绿色植物都没有,只有牡丹开了一片,特别壮观。”佟宁宁回忆。在中国科学院“美丽中国”先导A类项目子课题的支持下,刘政安在黄土高原上种植了2000多亩油用牡丹,总结出了一套黄土高原油用牡丹的种植模式,还被聘为榆林市经济转型发展顾问。
2020年2月,榆林市佳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这几年,我们油用牡丹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佳县的面貌也越来越好。”看着实验基地及周边的变化,佟宁宁很高兴,“我们也和牡丹一起,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作了一点贡献。”
刘政安的书架上,垒着一摞笔记本,那是他每个月积累下来的“读书笔记”。笔记本上整整齐齐地誊抄着一句句诗词及注解。书中自有“牡丹情”,空闲的时候,他会翻翻古籍,看看诗词,做做笔记。阅读诗词古书,刘政安就像在遨游“世外‘花’源”,阅遍古人笔下牡丹,体悟自古以来的“人花情缘”,寻找着牡丹花道的演进脉络。
今天,古书中的“世外花源”,正映照现实。原本古代帝王尊享的“富贵花”,已逐步走进寻常百姓家,走进山间,走上高原,成为“美丽中国”大地上五彩斑斓的美景和财富。(原标题:刘政安:将牡丹种在人生里 作者系国科大记者团成员)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