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期间,东道国系列重要活动之一“泥炭地保护恢复研究与我国重要湿地成果发布”研讨会在武汉召开。研讨会由国家湿地研究中心和中国林业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东北地理所)等单位联合承办。
研讨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鲍达明副司长介绍了中国政府自1992年正式加入《湿地公约》的30年来我国湿地资源的监督管理、湿地保护修复等方面的系列成绩。东北地理所所长姜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校长王艳芬教授,东北地理所于子成研究员,《Wetlands》期刊主编、美国北达科达州立大学Marinus Otte教授,英国班戈大学Christian Dunn教授等围绕国际泥炭地保护恢复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做了学术报告。
成果发布阶段,东北地理所主编的《中国沼泽志》(第二版)和《生态学透视:湿地生态学》、中国林业出版社自然保护分社主编的《湿地光影丛书》和《湿地中国科普丛书》新书成果正式发布。其中,《中国沼泽志》(第二版)制定了新的沼泽综合分类系统,按照类-亚类-型-体进行四级划分,最小调查斑块面积4hm2,全面掌握了我国沼泽面积及分布格局,同时更新了我国沼泽植物和沼泽动物物种名录,记录沼泽植物1691种,沼泽动物1022种。
2022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湿地保护步入法治化轨道。我国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初步建立,指定了64处国际重要湿地、29处国家重要湿地,建立了600余处湿地自然保护区、1600余处湿地公园(901处国家级)和为数众多的湿地保护小区,湿地保护率超过50%。13座城市入选全球国际湿地城市。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