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两校“舱外航天服”之争
中国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首次出舱使用的、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是由谁设计的?相关设计成果归谁?是归湖南大学,还是归湘潭大学?相关成果归属争议引发广泛关注。7月9日,湖南大学、湘潭大学发布联合声明回应此事。
点评:
看似科研成果归属于谁之争,实际上反映的是高校急功近利的建设成就之争。
建设一流高校,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建设,而很多建设成就是需要长期积累、沉淀获得的。这些年,各类名义的高校建设选拔与评审等过程中,过多限定了时限、成果类型与等次等。有的高校有了获得资源的机会,有了所谓各种冠名的机会,利用这些机会还可以更多地获得资源等。于是,急功近利式地引进已戴有某些“帽子”或者获得某些成果的人才,似乎有了人,原来的成绩就是该校的。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做法还获得了成功。
有关部门已颁布了破“五唯”的要求,但这仅仅是一个方面。而真正需要改变的是,减少甚至于取消急功近利式的评价与建设专项,把资源投入到高校自身发展应该做的事情上去。为此,如果大环境不改变,类似航天服之争现象还会在其他“服”之争中不断发生。
高校副教授跳槽到中学
近日,“如何看待博士副教授去应聘中小学教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存在?”在知乎引发热议。该话题缘起于一份官方发布的中小学物理教师拟聘用人员名单,网友发现其中一人拥有博士学历、副教授职称。据查,此人正是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赖老师。
点评:
大学副教授能否再去担任中学教师?博士毕业生能否在中小学担任教师?这是大家热议的话题之一。其实,这里存在着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是目前中小学教师招聘要求中,都有对应聘者的学历、学位等要求,这些要求似乎成了基础教育学校教师任职的标签与资格象征。这些标签也间接地促成了人们对什么样的人可以担任中小学老师的思维定式。
二是对于人才流动的方向性问题,人们总认为从“低”往“高”处流是值得的,否则就是不太正常的。这里什么是“低”、什么是“高”又受到了传统思维定式限制。
让每一个人都能活出自己精彩的社会,才是让每个人充分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的社会。当一个人发现生存环境不利于自身发展时,想换个环境再试试,是很正常的事情。同时,各级各类用人单位不唯学历、不唯学位,不拘一格选人才,那才是真正在基础教育中做好素质教育的根本。如果后端对人的评价问题不解决,则前端教育系统中拼命地去限制或进行所谓的改革,就会是徒劳的事情。
南通大学拟清退112名“超限”本科生
近年来,时有高校清退本科生、硕博研究生的消息出现,而近日又有南通大学拟清退112名“超限”本科生引发关注。
点评:
对高校学生的学籍进行严格管理,也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从南通大学发布的信息可见,其中有些本科生从入学到现在已在校多年,有些已经远远超过教育部与高校对学生学籍管理的底线。
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了高校依法依规进行学籍管理开始走向规范与常态。实际上,如果每一所高校都严格按照有关规则开展管理,目前出现的问题应该是“常态”却又“非常态”。“常态”说明了高校对此类学籍管理是办学中正常发生的事件。“非常态”说明了原先在对学生学籍管理上存在着漏洞与瑕疵,同时这些现象的存在也进一步造成教育不公平的隐性问题。
引起话题热议的原因是,本应正常的事情变得不正常,且还习以为常了,由此也说明在高校教育教学治理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高校治理现代化是重要内容之一,治理现代化中涉及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只有处处体现出一流管理水平,这样的新闻才不会成为新闻。
一线城市取消人才补贴
日前,深圳人社局发布公告,对现有人才政策作出调整:自2021年9月1日起,新引进人才不再受理发放租房和生活补贴。
这份文件表明,深圳全日制本科及硕士学历人才的补贴即将成为历史,博士人才的年龄门槛也被限制在了35周岁以下。深圳高层次人才补贴政策的紧急叫停,让准备来此大展拳脚的年轻人陷入惶惑之中。
事实上,深圳不是特例,国内多个城市陆续出台了重要政策文件,人才落户政策“刹车”趋势明显。
点评:
从“抢人大战”到“抢人降温”,从目前的报道来看,有一线城市无法承受的各类人才引进后巨大的财政补贴负担问题,更有一线城市各类资源能否可持续支撑的问题。
从深层次讲,还是“抢人”政策带来的不正常环境对未来城市发展的负面影响问题。一个地区好的人才环境恰恰是,既要关注增量人才,更要关注存量人才。因为增量人才总是会变为存量人才的。在正常的人才更替情况下,适当引进增量、补充存量人才的变化,才能满足该地区发展需要。但是,盲目甚至采取所谓的“抢人”来应对未来的发展,是得不偿失的。“抢人”政策既伤害了存量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也损害了人的正常发展环境,利弊得失明显可见,是急功近利式的政绩表现所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