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东风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3/30 15:36:39
选择字号:
取消硕士生发论文规定是回归学术初心

 

近日,围绕是否将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硕士生毕业的前置条件而展开的讨论如火如荼,不同观点激烈碰撞,火花四溅。

不可否认,在当前的学术环境中,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尤其是SCI论文的发表量是评判学者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但是,一些年轻学者或许并不清楚,这方面的实践时间其实并不长。事实上,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SCI考评机制才被南京大学率先引入。至于SCI刊物发文数量逐渐增多,各高校相继出台SCI论文奖励政策,则是更靠后的事情。

这就牵扯出一个问题——在硕士生毕业前不要求发表论文的那个年代,高校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否受到了影响?对此,或许可以从我的亲身经历中找到答案。

1985年,我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其间没有发表过任何文章,但读研的过程使我的科研能力获得了很大提升,并为我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石。1988年毕业后,我在国内发表了自己的首篇学术论文。我的第一篇SCI论文也于1990年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正可谓厚积薄发,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些都离不开我在求学期间打下的坚实基础。

当前,高校中的中青年科研人员,几乎都是在“五唯”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在他们中的很多人看来,“以文章论英雄”似乎天经地义。因此,对高影响因子文章的热情与追求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加之浮躁的学风、急功近利的导向,使得不少人迷失了方向,忘记了科研的初心到底是什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培养研究生是使其在本门学科上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硕士);在本门学科上掌握扎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博士)。这是国家对研究生质量的总体要求。条例强调培养过程和塑造过程,不能简单理解为发了文章就可以拿学位。现在国内很多高校的导师几乎没有仔细研读条例,这实属不应该。

无论在什么时代,导向都会起到风向标、指挥棒的作用。如今,很多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恰恰是我们在导向层面忘记了“初心”。短视和急功近利的行为不利于科研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在做什么样的科研、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等问题上,如果不能达成共识,那么争论细节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预见未来:“天关”卫星“前传” 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结构研究获突破
我国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国之重器通过验收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