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高校学生毕业时间,论文查重便会成为师生口中的高频词汇。近年来,为严厉打击学术造假、学术不端等行为,国内高校非常重视毕业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同时也加强了学位论文的检测工作。
一些高校规定,毕业生论文提交评审前必须经过学术不端软件系统的查重比对。学生学位论文文字复制比小于10%(含)者,视为通过检测,可直接参加毕业论文评阅;文字复制比在10%~20%(含)之间者,修改后第二次检测文字复制比小于10%(含)者可参加毕业论文评阅和答辩,文字复制比大于10%者取消本次毕业论文评阅和答辩资格;文字复制比在20%~30%(含)之间者延期答辩;文字复制比在30%以上者属于抄袭严重,直接取消学位申请资格。
由于很多高校采用的查重系统并不针对个人开放,为此,很多毕业生为了顺利通过论文查重关,提前到一些商业网站、中介机构等进行付费查重,而此类机构查重的费用从五六十元到三四百元不等,多查几次的成本就上千元了。由于毕业生用户群体非常庞大,论文查重早已成为了一个产业。当然,网上查重不乏一些黑心中介网站,打着照顾学生的口号,以低廉的价格提供查重服务后,将套取的学生论文再次出售给其他买家。因此,对于毕业生而言,网上查重潜藏着巨大的经济和知识产权安全风险。
论文查重的核心机制是简单的文字比对,这存在着巨大的先天性漏洞和缺陷。比如,在某查重系统中连续13个字重复就算抄袭并被标红,但是这种机械的查重系统并不能很好识别论文中的图片、图表、公式等非文字性内容,以及一些常识性内容和普遍性知识。比如,已有文献中出现了“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那么当学生的毕业论文中出现该句子时即被认为是抄袭。正因为如此,很多学生会提前反复查重,在此过程中,一些学生会采用不合常理的手段降低论文重复率,包括故意将文字颠倒顺序修改成不通顺的文字、将文字转换为图片格式,或直接删除重复率高的内容,待学校查重过后再恢复原貌等。此外,不同的查重网站或系统有不同的标准和数据库,而不同的检测方式所得的结果也相去甚远。
诚然,并非文字不同就没有抄袭,也不是重复率高就一定是抄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论文查重结果与毕业生论文质量之间并没有必然的正相关关系。重复率低的论文并不代表其独创性高,反之,重复率高的论文也不能完全否定其真实性和原创性。可以说,重复率检测的结果已经无法界定论文的质量。然而,随着论文查重工作的全面铺开,目前众多高校并不能理性地对待论文查重结果,而是将其作为检测论文质量的唯一标准来评判学生的论文是否为抄袭,认为学生的论文既然通过了重复率检测,就可以排除抄袭嫌疑。
如此一来,很多高校视重复率为洪水猛兽,“一刀切”地作出重复率比例要求,并与毕业资格乃至学位授予挂钩。严格来讲,这是一种懒政思维。查重只是审核毕业生学位论文质量的辅助手段,而更为关键的是查重之后该怎么做。如何运用查重结果,以及查重之后的评议应对机制才是解决毕业生学位论文质量问题的核心。
机器查重是死的,而参与此项工作的人是活的。为此,我们建议,不能把毕业生学位论文的决定权简单地交给查重系统。高校要理性客观对待查重结果,完善学位论文查重后的评议机制。首要任务是设立专业的评议组织。在论文查重后,应在每个学科成立专门的学术评议组,评议组成员由本学科的3~5名专家构成。为了保持评议组的独立性,按照回避原则,评议组成员应排除有行政职务的相关领导、学生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由于学位论文查重认定结果涉及到学生的受教育权,因此学生对于网络查重结果或学校做出的处理决定不满意的,应允许学生申请学术评议组重新评议。评议组的职责是针对学位论文查重结果,重新进行鉴定和评议,并给出最终的认定结果。
其次,健全评议的正当程序。程序正义要求用救济制度来平衡学校和学生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保障学生权利的目的。对决定予以受理的评议请求,评议组应在作出受理决定后的规定期限内,启动评议程序,整个评议程序本着公开、公正、公平和参与的原则进行。在此过程中,评议组应该将论文评议过程等情况向学生和其他人员公开,学生享有发表意见、陈述观点等的权利,允许学生对评议依据和认定结果等提出反驳和异议。必要时,评议组可以进行听证、辩论。评议结束后,评议组要将评议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学生、导师等。
总而言之,学术论文的重复率检查作为遏制论文抄袭的必要手段,是筛查注水论文的最后底线,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可否认。如若对查重结果完全弃之不顾,抄袭造假之风恐怕会更加盛行。然而,防范学术不端不能过度依赖论文查重,论文查重只是一个辅助手段,而不是最终的决定性手段。因此,各高校更应该重视论文查重后的评议工作,进一步探索完善查重后的论文评议机制,在科学、合理监控学位论文质量的同时,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