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每1000篇中国论文,就有超过1篇被撤稿。
近日,警方又捣毁了一个以“代写代发论文”为诈骗由头的犯罪团伙,仅初高中文化的嫌疑人们2年内疯狂作案1000余起,涉案金额超600万。
即使代写文章质量差,压根不能发表,但“受害者”大多不愿报警。骗子被抓获时,墙上还挂着“诚信赢天下”与“天道酬勤”的牌子。
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接受了《中国科学报》的专访,讲述了他对于打击论文交易产业链、营造学术诚信氛围的多项建议。
论文代写很猖狂
群发邮件求“润色”
为便于学术交流,科研工作者的邮箱通常很容易在网络上检索到。也因获取的开放性,丁奎岭也曾收到过邀请他“代写、润色论文”的“广告邮件”。
“如果很多人都能收到这种邮件,那你想这得是多大的事?”丁奎岭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有需求的“客户”,负责代写的“写手”,牵线双方的“中介”,论文代写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产业链。硕博论文、大牌期刊稿件,甚至基金本子,只有想不到、没有“代写”不了的。
为躲避监查,“生意”通常很隐蔽:明码标价地推销,却隐蔽在淘宝、微信、微博等常用社交软件里,隐蔽在润色、修改、翻译的代称里。
“发论文”居然成了诚信试金石。伴着世界第一的科技论文发表数量,中国论文撤稿总量也居于世界首位。
据艾普蕾全球撤稿数据库数据,2007年至2017年间,中国撤稿总量为2319篇。
大约每1000篇中国论文,就有超过1篇被撤稿。抄袭、伪造、盗用、重复发表、数据缺失……都是撤稿的原因。
“如果论文沾上了交易,那学术不就变味了吗?”丁奎岭感到愤慨。
扭正风气
要像打击酒驾一样打击“假论文”
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就曾发文表示要严惩代写论文、基金申请书等新形式学术不端;2018年教育部也进行了相关部署,严厉打击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对参与购买、代写学位论文的学生要给予开除学籍,已获学位证书、毕业证书的要依法予以撤销和注销。
不过,丁奎岭调研发现,虽然国家部委及学术机构对购买论文服务的科研人员已有严格的处罚措施,但现有政策对于以代写论文为生的“写手”和“中介”仍然缺少有效的法律监管。
丁奎岭建议,立法部门应尽快出台法律法规,明确论文代写行为的惩罚尺度,落实监管和执法主体。
“要像打击酒驾一样打击‘假论文’,违者必究,把风气彻底扭正。并且,还要为打击‘假论文’找到一个明确的执法主体,像药监局打击假药、消保委打击假商品一样明确。”丁奎岭如此形容。
“假的真不了”
建立一支专业的“学术打假队”
目前国际上最大的撤稿数据库“撤稿观察”显示全球撤稿的数量一直在上升。网站创始人奥兰斯基也曾表示“因各种学术不端导致的撤稿在撤稿总量中占约60%”。
丁奎岭认为,这说明对篡改数据、图表造假、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的预警机制还有待完善,目前对于论文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现,多来自接受举报或舆情引爆之后的倒查,然而既成事实已造成较大危害。
他建议“各个学术诚信组织与学(协)会内部都要建立起一支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专业知识的学术诚信审查队伍,对于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的论文主动出击,进行审查抽查,一经发现学术不诚信行为,即联系论文发表单位处理,形成有效的预警机制与威慑,对学术不诚信行为给予打击。”
“假的真不了,真的也假不了,”丁奎岭如此形容,“即使目前尚没有法律来制约科研人员的学术不端,但(如果有学术不端),信用就没有了。”
“署名就要负责”
以代表性研究成果为评价导向
在丁奎岭看来,论文的事没那么复杂,一句话足以概括——(论文)写了谁的名字谁就要负责。
“写论文是科技工作者最基本的素养,署名挂名的风气不能有,也不能助长。” 丁奎岭说。
评价体系正在慢慢调整,为加强科学道德与学术诚信建设,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基金委、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国家部委与学术机构出台了如《发表学术论文“五不准”》《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等一系列的文件,加大了对违反学术诚信行为的处罚力度。
“造假是对创新环境和风气的破坏,”丁奎岭建议,“要进一步加强以高水平、代表性成果为导向的有效评价机制建设,破除‘五唯’倾向,引导科研工作者为国家的发展做出真正有价值、有影响力的成果。”
(本报记者李晨阳亦对本文有贡献)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