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必要的微量营养素摄入不均衡或缺乏,从而产生隐蔽性营养需求的饥饿症状被称为“隐性饥饿”。全世界有1/3人口与“隐性饥饿”相伴,我国也是世界上面临“隐性饥饿”严峻挑战的国家之一。
与此同时,《“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吃得有营养,制定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开展食物营养功能评价研究,建立健全居民营养监测制度等。新时代,健康中国已成为一项国家战略,对卫生、医疗、健康的重视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此,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春义将带您了解如何发挥农业科技在解决我国人群“隐性饥饿”和营养失衡问题上的作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从农业角度提出健康方案
201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国际营养大会上通过了《营养问题罗马宣言》。其中提到,营养不良包括发育迟缓、消瘦、微量营养素缺乏症、超重、肥胖等多种形式。全球有超过20亿人有微量营养素缺乏症,诸如缺乏维生素A、碘、铁、锌等微量元素。
在中国也是如此,吃饱不一定意味着吃好。长期以来,我国粮食安全一直聚焦“量”的保障,而忽视了“质”的保障,农作物中的铁、锌、维生素等微量营养素含量显著低于国际水平,由此导致的“隐性饥饿”问题尚未得到充分重视。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数据显示,2012年,成人营养不良率为6.0%,儿童青少年生长延迟率为3.2%。慢性病患病率高,占总死亡人数的86.6%。
“‘隐性饥饿’带来体力不足、智力受损,劳动能力减低,创新能力不足,经济负担沉重等问题。”张春义说,有不少研究已经表明慢性病或者是“隐性饥饿”给我国GDP带来了很重大的损失,达到数万亿元之多。
张春义表示,为更好发挥农业科技在解决我国人群“隐性饥饿”和营养失衡问题上的作用,抓住全球发展营养敏感型农业和我国推进建设健康中国的机遇,通过中国作物营养强化项目和我国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中国的“隐性饥饿”和营养失衡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居民的膳食将会更健康、更营养。
何为作物营养强化
所谓作物营养强化,就是通过育种手段提高现有农作物中能为人体吸收利用的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减少和预防全球性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普遍存在的人体营养不良和微量营养缺乏问题。
作物营养强化途径直接从作物育种角度解决微量营养缺乏的问题,是防治和改善人群微量营养元素(铁、锌、维生素A原、叶酸等)缺乏及其相关疾病发生的比较简便、经济、有效的途径。
张春义认为,“民以食为天”,作物营养强化正是从源头入手,从农业的角度提出改善全民营养健康的解决方案。
农业、营养、健康的桥梁
如何培育并开发富含多种营养素和健康功能因子的农作物新品种、新产品,促进我国人群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善,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作物营养强化是连接农业、营养和公共健康的重要桥梁。”张春义说。
作物营养强化将解决问题的着眼点放在了作物本身,旨在通过农业技术手段筛选、培育、评价和推广富含微量营养素的营养强化作物新品种,寻求营养失衡和营养不良的解决之道。
“相比于其他的营养强化方式,作物营养强化是一种投入产出比很高的营养强化手段。尽管育种科学家需要花费数年培育营养强化的品种,但是一旦育成品种,除种植外后续就不再需要额外的投入。”张春义介绍。
此外,从市场的角度来看,通过自然的农业生产方式获得的营养强化产品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作物营养强化与食物强化和服用营养素补充剂方法互为补充,人们不需要改变现有的饮食习惯、食物加工方式、食用方法,在每天不知不觉的饮食中便完成了营养改善计划。消费者食用作物营养强化食品既方便又安全,同时符合很多人的理念,即天然食物最安全,人们可以从天然食物中获取所需要的营养。
“农业、营养及健康三者密切关联,却通常被人们孤立地看待。”张春义说。
中国作物营养强化项目研究团队围绕农业与营养健康这一主题,将遗传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营养学以及人群公共卫生等多学科有机交叉融合,通过传统育种技术、分子育种技术、营养科学相结合,筛选、培育、评价和推广富含微量营养素(铁、锌、维生素A原、叶酸等)的营养强化作物新品种。
作物营养强化产品培育开发和营养评价路线图包括发掘、发展和推广三个步骤。发掘即确定目标群体及消费食物种类、制定目标营养水平、筛选和生物技术应用;发展包括开展农作物改良、基因与环境互作对营养浓度的影响、营养留存及生物有效性分析、营养功效的人体实验等;推广包括营养强化作物的释放,推广、市场化及消费者认可。
13年创新进展
2004年3月,Harvest Plus项目创始人Howarth Bouis博士和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雷新根专程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范云六座谈。当年11月,中国作物营养强化项目(Harvest Plus-China,HPC)成立与启动大会召开。
13年间,这个致力于改善和解决“隐性饥饿”的项目在中国不断推进,在新作物品种培育、人体营养实验、科研成果发表和专利申请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项目培育了18个富含微量营养素的作物新品种(品系)。其中,具高产潜力、高锌含量(44mg/kg)的小麦“中麦175”达到国际Harvest Plus的育种目标,已在5个省市释放种植,成为北部冬麦区和黄淮旱肥地有重大推广价值的品种。
高维生素A原营养强化玉米新品种杂交种适应性好、籽粒商品性好,已在云南29个县测试,在临沧及昭通地区小规模试种1000亩,2016年获得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批准第一个自行开展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特殊用途玉米品种。
取得突出成绩的“富含β-胡萝卜素甘薯新品种”课题于2005年启动,以四川省蓬溪县为目标区域,其目的就是培育、示范和推广,逐步改善上述地区大约65万农村人口维生素A缺乏的问题。
2007~2008年,以蓬溪县四所小学年龄在3~10岁的166名小学生为对象,进行营养干预试验。干预试验结果表明,食用高β-胡萝卜素甘薯40天,实验组的血清视黄醇浓度比食用当地甘薯品种对照组的有所提高,尤其对于血清视黄醇浓度小于30 μg/dl的儿童,提高特别明显。
高β-胡萝卜素甘薯“徐薯22-5”中的β-胡萝卜素含量高达231.1μg /g鲜重。甘薯营养强化研究小组在四川、重庆、江苏、山东、福建等7个维生素A缺乏发生率高的地区已推广种植10个高类胡萝卜素甘薯品种。
此外,科研人员还开发了甘薯糕、薯枣、薯脆、甘薯粉等营养强化产品,提升农作物的附加值,促进农户增收。
张春义表示,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代谢调控与营养强化团队将继续围绕建设健康中国国家重大需求,以不断增进和改善国民营养健康水平为目标,以玉米、水稻、番茄等主要农作物为对象,针对人体营养健康相关微量营养素及功能因子建立多组学研究方法和体系,提高农作物中目标营养素和功能因子的含量及生物有效性,为生物强化分子设计育种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