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俊庭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3/2 9:32:41
选择字号:
洛阳师范学院
新型杂化荧光合成材料取得新进展

 

本报讯 洛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冯勋研究小组在d-f异核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发光材料领域又有新进展,实现了光谱精准调制、白光发射和近红外荧光材料温和条件的简便合成。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无机化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通过低温溶剂热可控合成手段,成功地分离出了具有多轮烷阵列五个独特的含有过渡和稀土金属的d-f异核发光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引入d区金属配位单元到材料使能级更加匹配,提高其发光强度及能量传递效率。研究人员通过原位合成获得铽和铕共掺杂的框架化合物,相应地调整铕和铽物质的量的比例调制红色和绿色荧光发射的强度,在波长为363纳米光的激发下最终实现白光发射。

研究人员还发现,基于铽—锌的框架材料可以选择性检测痕量镁离子,并具有相对高的灵敏度,以可见光激发光捕获嵌段—锌的化合物,可以使基于钕、镱、铒的异核框架化合物在900~1540纳米区间内产生较强的近红外发射荧光。这些波段的近红外发光可以穿透生物体内组织而呈现清晰映像,应用于生物检测和临床诊断,用较低能量的光激发,减少对生物体内细胞的伤害,降低样品自身荧光的干扰。(史俊庭)

《中国科学报》 (2017-03-02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