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水科院长江所完成西藏专项调查 |
澜沧江首次发现外来鱼类 |
|
科研人员采集浮游生物
本报讯 为执行农业财政专项“西藏重点水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江所)科研人员于2017年9月赴澜沧江西藏段开展秋季野外调查工作。经过22天的艰苦奋战,项目组圆满完成了各项既定的调查任务,并首次在澜沧江西藏段发现了两种外来鱼类,同时采集到一尾目前有记录的最大规格细尾高原鳅。
长江所鱼类生物学与保护工程学科组承担了西藏专项中的“澜沧江西藏段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任务,2017年度调查的重点是查明澜沧江西藏段的鱼类种类组成与分布,同时兼顾鱼类资源、水体理化环境、水生生物资源和鱼类栖息地等调查内容。
此次调查共采集到鱼类10种,其中8种为土著鱼类,主要包括裂腹鱼类、鮡类和高原鳅类;剩余2种为鲇和鲫。项目组查阅资料后发现,鲇和鲫不属于澜沧江西藏段的土著鱼类,该区域也尚未有过外来鱼类出现的公开报道。
根据走访调查,项目组了解到这两种鱼类在当地的农贸市场和部分餐馆饭店中较为常见,极有可能是通过逃逸或人为放生等途径进入到澜沧江西藏段。同时采集到的鲇和鲫行为非常活跃,预示已适应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由于外来鱼类往往对当地生态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另外,项目组还采集到一尾大规格细尾高原鳅,全长达17.7cm,标准长15.3cm,经过与Fishbase等专业网站数据库比对,该尾样本是目前有记录的最大规格细尾高原鳅。(张晴丹)
《中国科学报》 (2017-11-01 第6版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