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8……点火!起飞!” 10月17日7时30分,伴随着倒计时的结束,寄托着国人厚望的神舟十一号飞船搭载两名宇航员成功发射升空,直指苍穹,踏上与天宫二号相会的浪漫之旅。一时间,举国欢腾。
作为我国航天技术的集中体现,神舟十一号飞船此次“赴约”的背后,承载了太多人的期望,也有着太多科技人员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其中,有很多科技成果来自一所所普通的高校,在神舟飞天的壮丽景观背后,有着中国高校人的一份力量。
人员篇:两位校友共赴太空
此次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的人员组成,是一个“老带新”的结构,由我国首批航天员景海鹏和第二批航天员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其中,景海鹏此前已经两赴太空,而陈冬则刚刚开始他的首次太空之旅。
虽然“资历”不同,但此次飞赴太空的两位宇航员却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其中,景海鹏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在读工程博士生,陈冬则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在读工程硕士生。两位校友同时出征太空,这样的场景在我国之前的历次航天飞行中,还是不曾有的。
除了两位飞行员之外,在神舟十一号飞船从设计到发射的过程中,还活跃着一批西交大人,比如200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校友杨彦波担任发射总调度;1987级液压本科、1991级液压硕士校友刘伟波是负责航天员健康监测的副总师;1988级化机专业校友司徒斌担任增压输送系统主任设计师……
当然,为神舟十一号操劳的高校科研人员还远不止这些。比如作为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之一的空间应用系统,主要负责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对接后,宇航员开展的主要任务就由空间应用系统“接力”了,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赵光恒便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友。
保障篇:更舒适,更健康
在宇航飞船起飞和降落时,会产生巨大的加速度和颠簸。此时,除了宇航服的保护外,一个舒适的坐垫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此次神舟十一号的发射,两位航天员的坐垫由天津大学快速成型中心承担研制。事实上,从1998年我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开始之初,天津大学快速成形中心就被委任主持研制航天员在飞行器中使用的专用“赋型缓冲减振坐垫”。这种坐垫作为航天员大系统中一个重要部件,可有效减轻飞船升空和着陆时产生的加速度和颠簸对航天员身体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提高航天员升空和着落过程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据了解,制作神舟十一号坐垫,从量体、设计、制作模型、模型验证,再到模具制作,都主要运用了3D技术,对航天员量体的数据采集点从几十万个增加到上百万个。与前六代的坐垫相比,坐垫从精度到舒适度、安全度都有了提高。
除了坐垫之外,航天员在太空中的身体状态对航天任务的完成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方面,由浙江大学研制的“无创心功能监测仪”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部仪器可以为宇航员进行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理参数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在保障宇航员健康以及航天员太空长期生存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来自高校的科研装备和技术不但保障者宇航员的安全和健康,也为航天器的安全提供了保障。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需要经历严酷的太空环境,同时,为了节省燃料降低发射成本,飞船本身还需要尽量减轻重量。为此,神舟十一号飞船的关键部位都选用了高性能复合材料,而天津工业大学研制的三维立体纺织增强材料则成为了这种复合材料关键部件的首选增强骨架材料。这种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烧蚀等优异的性能,显著提高了飞船的性能。
装备篇:太空服装高校造
就在神舟十一号发射的前一天,执行任务的两位航天员参加了一场记者见面会。见面会上,航天员身着一身帅气的蓝色制服亮相,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而这身蓝色制服便是由东华大学航天员服装研发设计团队研制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航天员的形象总是与厚重的宇航服相伴的,但事实上,除了发射和返回阶段,航天员在天空实验室会根据工作任务的不同阶段和场合换上不同类型的专用服装。东华大学设计研发团队便专门为此设计了中国航天员在轨运动锻炼服装和非工作日休闲服装。这些服装依据失重着装感觉模拟舱中视觉心理学实验分析结果,采用了不同纯度蓝色色块匹配使用,衣袖、裤腿可自由拆卸组合,让运动锻炼服既符合功能科技要求,又具有时尚外观设计,成为了“太空酷跑服”。
9月15日,这些服装已经搭载“天宫二号”进入太空,在那里静待航天员前来取用。
除了一般服装外,宇航服也是航天员执行任务的重要保障。而据了解,从神舟七号飞船到神舟九号飞船再到神舟十一号飞船,我国航天员使用的宇航服上的头盔面窗,都是由中科院院士申长雨带领的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所研制。
“这次宇航服头盔面窗的材质,其实和我们日常所佩戴的近视镜差不多是一个材料,只不过,航天员的头盔面窗要求更为严格。”谈起此次研发的头盔面窗,刚从北京观摩结束的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刘春太这样说,而要达到刘春太口中的“严格”,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知道,这种面窗产品除了具有高抗冲击性、高光谱透过率外,还要能对200 摄氏度温差“说不”。而郑州大学依靠自身的努力,已经打破了美国和俄罗斯对这项技术的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