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
医学科学
|
化学科学
|
工程材料
|
信息科学
|
地球科学
|
数理科学
|
管理综合
站内规定
|
手机版
首页
|
新闻
|
博客
|
院士
|
人才
|
会议
|
基金·项目
|
论文
|
视频·直播
|
小柯机器人
|
医学科普
作者:彭丽 徐明明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5-8 7:01:08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中科院新型视频编解码器用于芦山救灾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中科院成都光电所获悉,芦山地震发生后,该研究所研制的视频编解码器将震区现场图像实时传输至应急指挥中心,为第一时间了解灾情并展开营救提供了一手资料。
该视频编解码器突破了高分辨率图像的远距离传输及远端高清显示技术,在凹凸不平的山路和台风、暴雨等极端条件下,均能将拍摄的图像进行高速压缩,传至终端接收设备,再进行高质量解压。设备已成功用于王家岭矿难、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救灾工作
。(彭丽 徐明明)
《中国科学报》 (2013-05-08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1
庐山震后灾难评估遭遇多方博弈
2
南昌地震局大院狗吠扰民 回应称养狗为预测地震
3
中科院抗震救灾纪实:以科学之力 助芦山坚强
4
多数院士专家认为水库地震尚无科学依据
5
隧道公路:拯救西部“生病线”
6
灾后重建 赋予科技更大担当
7
教授称台湾新竹科学园面临断层与地震威胁
8
美专家称云南未来可能发生八级强震
1
研究揭示俯冲带特大地震破裂规律
2
地下注入废水可能引发大地震
3
地震期间断层裂缝扩大会析出黄金
4
日本3·11大地震后海啸成因被发现
5
地下水开采引发西班牙洛尔卡地震
6
研究称观测地下电流可预报地震
7
研究揭示腾冲火山区地震层析成像与速度结构
8
科学家在实验室里模拟地震
图片新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1
鸟类为啥比蜘蛛更易识别“假胡蜂”
2
果树还能变石头
3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4
研究提出“由外向内”单原子催化剂设计策略
5
美国出现最大规模蜜蜂死亡事件,罪魁祸首是它
6
学生拒报清北,班主任“破防”该体谅吗
7
吸血蝙蝠这种特殊喜好有助于新型狂犬病疫苗传播
8
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8批特别资助获资助人员名单公布
9
石墨烯合成迎新进展
10
自然科学基金委将试点实施重大非共识项目
更多>>
1
中国学者Nature发文:识骨寻宗
2
我国勘探开发重心向西转移
3
即便只一天 脏空气都可能影响孩子心脏健康
4
这个“就地过年”的春节,你幸福吗?
5
科大讯飞发布全新一代智能办公本
6
强化领导注重实效 动态督促形成合力
7
突出重点强抓手 推动党建谋发展
8
比超级计算机快百万亿倍仅是量子计算的第一步
9
人类肠道中生活着14万种病毒
10
中国现代科学家的家国情怀
更多>>
编辑部推荐博文
科学网2025年6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数据都在论文里,为什么审稿人还说“看不懂”?
环境科学与公共健康领域6月新刊——聚焦可持续发展与人类健康前沿研究 ...
南大余林蔚&苏大王胜等综述:人工智能赋能固态电池材料筛选和性能评 ...
时不时在脑海里埋个思想的种子
为什么人、机之间难以配合、混合与融合?
更多>>
论坛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