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科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5-6 7:41:28
选择字号:
隧道公路:拯救西部“生病线”
 
地震、泥石流、滑坡、水毁……近年来频发的各种自然灾害,给西部干线公路带来巨大挑战——
 
■本报记者 彭科峰
 
芦山地震再度给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震多发区域的交通敲响了警钟——震后初期,受公路塌方、道路狭窄等因素影响,部分明线公路发生大规模拥堵,原本宝贵的救援时间被浪费在路上。
 
地震、泥石流、滑坡、水毁……近年来频发的各种自然灾害,给西部干线公路带来巨大挑战。如何提高西部交通抗震、抗灾能力?多名专家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和明线公路相比,隧道公路在抵御自然灾害方面有着明显优势,或成西部交通的发展方向。
 
明线公路难抗地震
 
公路畅通到底有多重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陈颙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汶川地震极震区毁坏15条干线公路,使得20余个县城和乡镇完全封闭,严重阻碍了救援工作,绝大部分人口密集的城镇打通时间超过170小时,远远超过救援的黄金72小时,这是汶川地震死亡人数巨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芦山地震后,灾区的公路状况也不容乐观。深入灾区的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研究员崔鹏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他们进入灾区的道路总体来说建设标准都比较低,大量救援车队基本上是随弯就势地行进。
 
“灾区绝大部分都是明线公路,尤其是在高山峡谷地区的河谷地段,两边山体无论发生滚石、滑坡还是泥石流,都会直接威胁道路安全。这些地段危险源的暴露度非常高,西部地区的公路建设亟须加强。”崔鹏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岩土工程专家郑颖人则表示,现在西部地区的公路建设都以明线公路为主,但明线公路建设有征地、破坏生态环境、抗灾能力弱等问题。“比如雅安的公路,就算现在紧急抢修好了,将来大雨一冲,路还是会断。”
 
国家山区公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路隧道建设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隧道与地下工程分院副院长林志向《中国科学报》记者坦承,明线公路对于抗震有着天生的缺陷。以往对于这种明线公路发生的灾害,他们一般是及时进行抢通、保通,“之前泥石流等阻断交通是短时间的,不会一直阻断,如果仅考虑交通功能,是可以忍受的;但是地震发生后,人困在里面,需要进去救,公路问题就会显得比较突出”。
 
西部动脉融资之难
 
数据显示,2010年,西部公路灾害损失约349亿元,超过全国一半,仅塌方就超过47处,占全国近七成。同时,公路运输在我国西部地区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是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和最主要的国防运输线。地震灾害频发对西部公路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制定保障西部动脉的对策已成当务之急。
 
林志认为,要保障西部交通大动脉,目前主要面临两个问题。首先是从技术上提高公路防御灾害的能力,这主要和工程前期的选线勘察有关,要切实重视地质灾害勘察,科学施工。
 
“第二个问题,我觉得也是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资金投入不足。”林志说,“西部地区本身经济较为落后,建设融资比较困难。”
 
林志认为,资金投入不足会引发很多问题,以道路滑坡为例,通过前期调查本来就知道这一地段容易发生滑坡,如果经费较多,施工队伍就可以提前做好边坡支挡;但如果钱没有那么多,就只能先顾路基。
 
“公路有个说法叫‘先通后畅’,‘畅’的等级是比较高的,现在很多时候只能做到‘通’。”林志说,“从目前来说,防御灾害的技术有精益求精的过程,现在只要有经费,基本上能够实现公路的防灾减灾。要保障西部交通动脉,国家需要在资金保障方面多作考量。”
 
隧道公路应获重视
 
在发生地震等重大灾害时,和明线公路相比,隧道公路往往可以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以2008年汶川地震为例,地震及次生山地灾害共造成24条高速公路受到影响,161条国级、省级干线公路受损;与之相反,无一隧道完全塌陷,即使是在极震区,受损隧道修复后也能全部使用。山区公路隧道发挥了很好的减灾和避灾作用。
 
据此,多名专家建议,保障西部交通动脉,在加大专项资金投入的同时,应实现公路等级的升级改造,大力发展隧道公路。
 
郑颖人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从防灾的角度看,隧道公路有两大优点:一是可以避免因滑坡引发更多地质灾害,二是抗震效果好,并且不影响地面环境。
 
崔鹏表示,山区公路的安全保障工作非常重要,隧道虽然比明线的成本高,但“这个成本也要看怎么算才科学”。一条道路的成本可分为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两个方面。如果在河谷区修一些比较短的隧道,其维护成本并不高。而且修隧道也能避免地表灾害影响,较明线公路在后续保通、修复等方面投入的成本低得多。所以,对于一条公路的成本核算,应该考虑其全生命周期,而不是仅仅考虑一次性投入的建设成本。
 
“短隧道的维护成本非常小,长隧道存在通风、照明的成本问题。雅安包括四川省都有必要把多灾区段的明线公路改造为隧道公路,这将对保障通行能力起到明显的作用。”崔鹏说。
 
郑颖人也建议,西部地区,特别是川西一带的地震区,公路建设就应该以隧道为主,“因为要保持西部交通命脉的畅通,不能因为频发地质灾害而经常中断”。所以,在投入差别不是太大的情况下,公路建设走地下是比较合适的。目前随着技术进步,以机械施工为主的隧道公路造价有下降的趋势。另外,可以利用新技术降低成本,比如隧道能否利用太阳能解决照明、通风等问题。
 
《中国科学报》 (2013-05-06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