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贺春禄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9-16 9:20:48
选择字号:
中小企业遭遇创新“夹缝”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已成为推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扩大出口与增加就业等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这些成功熬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中小企业们,如今的日子却依然不轻松。一边是原材料成本上涨与工人工资三级跳的巨大压力,另一边是税费负担重、融资困难等恶劣的创业环境。深知企业没有技术创新就等同失去生命力的经营者们,只能在夹缝中艰难地“将创新进行到底”。
 
□本报见习记者 贺春禄
 
“用工荒”带来“涨薪潮”
 
白露,北京的初秋已在不经意间悄然来临。
 
在海淀区复兴门一栋商务楼上,记者见到了上电科(北京)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力生。刘力生曾经是一名军人,如今依旧能从挺直的腰板与坚毅的眼神中,看出军营岁月给他留下的痕迹。
 
上电科(北京)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06年,目前有员工50余人,主要业务包括油库自动化与信息化、安防监控、物流与物联网等。
 
“2008年金融危机时,公司招聘的北京理工大学本科生只要求月薪不低于2000元就行,今年北京工业大学本科生月薪已提高到3500元,足足上涨了75%。有两年工作经历的‘211工程’本科大学生,工资已经涨到7000元至8000元。”说到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刘力生显得颇为无奈。
 
他算了一笔账,公司一年投入在每个员工薪资方面的平均费用达15万元,而且招来的大部分员工,刚开始只能做一些基础性工作。为了能尽快独立承担工作,公司还得为他们单独组织培训,安排老员工在工作中手把手地教导。此外,近两年原材料价格上涨非常迅速,公司面临的各方面压力都很大。
 
位于宁波的浙江均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司海涛也告诉记者:“最近公司员工的平均月薪已经上涨了30%至50%。”据他了解,宁波其他行业的一些中小企业,员工工资已经上涨近一倍。均普科技是一家从事RFID电子标签、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开发的高新科技企业。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中小企业研究中心原主任陈乃醒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涨薪潮”实际上意味着我国人口红利期的结束,改革开放前30年的发展淘干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这缸水,中国正在经历“刘易斯拐点”。
 
市场环境的恶劣也是导致目前企业竞争越发激烈的重要原因。
 
《瞭望》此前刊发《中小企业的“高成本时代”》的文章指出,近期在“三荒”(钱荒、电荒、用工荒)、“三高”(高物价、高税负、高成本)影响下,许多沿海省份中小企业已陷入生存困境。
 
刘力生无奈地说:“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确实是太少了,而且政策变化太快,让人猝不及防。”
 
中小企业迎来转型期
 
从2004年开始,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接近于“无限供给”的中国,却令人意外地发生大范围“民工荒”,延续到今年已经愈演愈烈。如今除东部地区外,中西部地区企业也陆续出现招工难的问题。
 
从去年开始,全国已有27个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逾20个省份涨幅超过20%。当劳动力供不应求时,涨薪是必然的结果。
 
据陈乃醒估算,我国企业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已达10%至15%,普通劳动力已经由“全面过剩”转向“结构性短缺”。各地出现的用工短缺现象将深刻影响我国的就业环境,并将倒逼企业调整长期失衡的劳资关系、加快产业转型步伐。
 
“对推进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而言,现在是最重要的转型期与机遇期。”陈乃醒说。
 
当面临劳动力短缺时,一味以压缩成本谋求利润的老办法,如今已行不通。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能以高薪吸引工人,必须自觉地改进技术、增加产品竞争力,通过产品和技术换取利润最大化。
 
与我国当前情况相类似,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也面临着同样的用工荒。当时企业正是抓住了机遇进行技术改革与创新,日本从此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将创新进行到底
 
当许多中小企业都面临重税费、高利率、成本上涨等问题时,如何不等不靠、在困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成为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
 
创新,似乎是途径之一。
 
刘力生感慨地说:“两年间在这栋写字楼里,我们的邻居换了七八家,都是做不下去倒闭的公司。这一直在不停地给我敲着警钟——不创新就没有生命力。”
 
经营者们已经认识到,只有在困境中更加坚定地走技术至上、创新至上的路线,才能避免被市场所淘汰的命运。
 
司海涛告诉记者,面对目前的大环境,公司成立了专门技术部门,所有关键的核心技术都依靠自主研发。每年平均申报20~30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研发投入占公司总投入的20%左右。公司每年年初都会为研发部门制定具体的计划要求,譬如规定研发哪些新产品、申报哪些专利和成果,并且设有专门的技术创新奖励基金。
 
中国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5年,而美国企业平均寿命是40年。如此悬殊的对比,跟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弱有关。“国内的企业一定要有核心的技术,否则很难长期生存下去。”司海涛说。
 
刘力生也有同样的感受:“同质化竞争是没有出路的。只要企业努力研发核心和前沿的技术,能开发出优势产品,就一定能在业界成为领导者。”
 
总部位于宁波的浙江凌科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也告诉记者,这两年能明显地感觉到市场竞争越发激烈,想要生存壮大必须拥有核心技术。这也迫使公司始终坚持走自主创新的路子,已经开发出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增值服务和软件产品。
 
陈乃醒认为,我国经济正面临从粗放简单型转向复杂内涵型的关键时期,有相当数量缺乏创新技术的中小企业将被市场淘汰,这符合经济发展自然规律。国家应从政策层面对中小企业给予一定的引导、支持和补贴,帮助有创新技术的企业熬过转型期,并做大做强。
 
《科学时报》 (2011-09-16 A3 深度)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