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其国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8-26 8:27:23
选择字号:
赵其国院士:农业生产方式需要一场改变
 
□赵其国
 
据中国科学院预测,未来40年,即到2050年,我国人口将超过15亿,粮食产量至少要增加1.2亿吨才能满足人口需求。除了大米、小麦等主粮的需求在今后10年会出现先缓慢增长、然后下降的趋势外,其他农产品需求都将出现不同幅度增加,如奶制品需求将增长近3倍,畜产品、饲料粮、水果、食油和纤维总量需求将增长1.5倍多,蔬菜和食糖需求将分别增长75%和100%。
 
除了数量要满足需求外,对粮食及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民众已经不再满足“吃得饱”,更需要“吃得好”、“吃得健康”,粮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有关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人民安居乐业的根本问题。显然,这些要求,仅靠现有耕地数量和农业生产方式是不能满足的。
 
“扩量、提质、增效、持续增产”战略方针是一项系统化的大工程。其中“扩量”、“提质”是保障途径,“增效”是根本目标,“持续增产”是发展方向,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各部门、社会各界、科研院所通力合作,积极构建耕地开发与保护,粮食增产与稳产的政策框架体系。
 
在今后10~15年内,需要做实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综合科技、创新研发。通过增加科技研发的投入,攻克耕地“扩量、提质”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耕地扩垦数量的精细规划、空间布局,时间安排与种植结构调整等,并结合传统农业的精华,创新研发提高农业生产的无害化、标准化、精细化、规模化,实现耕地和农产品生产数量和质量的稳步提升。二是高科技农业科技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将高科技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实现农业的规模化、批量化生产。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耕地资源,还能提高水肥利用效率,降低不必要的能耗。三是统一领导、统筹组织、通力联合协作。我国农业人口众多,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地区间差别大,需要结合生态高值农业建设,由政府统一领导、统筹组织,各有关部门通力联合,稳步推进才能保持社会稳定发展,耕地保护目标最终落实。四是在上述原则下,重新制定工程实施规则。建议由相关部门、大专院校和企业联合,讨论制定试点项目的落实区域,并由相关省份具体负责实施,同时就当前的各项工程实施经验进行总结,编写或修订相关的工程实施技术指导,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应开始进行生态高值农业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等工作,不断推出我国 “生态高值农业”典型模式及配套技术,保证我国农业不断持续稳定发展。
 
当前,我们国家已经在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已取得不少成绩。2002年以来,在一系列国家重点研究课题支持下,以建设高产稳产农田为目的,在滨海盐土上创建了“盐土农业”高效循环利用、产业集群合理布局的现代农业模式。
 
各地的实践及成功案例说明,我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特别是“生态高值农业”发展战略的提出与落实,进一步有力的推动力两项工作的融合和相互促进。今后10年,我国耕地保护、农产品安全、可持续农业、智能农业和生态高值农业都得到长足发展;今后15年左右,通过对土壤的改性、耕地的“提质”,可在全国增加2.25亿亩耕地,实现粮食年产量增加1亿~1.5亿吨。届时,我国粮食自给率达到95%以上,其他农副产品基本自给;获得80~100个具有特定高营养组分或对人体健康具有可靠功效的功能性动植物新品种,生产和加工环节污染将得到完全控制;化肥和农药适量使用,开始应用可降解农膜;40年后,即到2050年,通过“生态高值农业”建设,耕地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平衡,全面实现“生态高值农业”发展目标,我国将建成农业高值转化的产业体系,形成生态系统持续良性循环、景观优美、功能多样、城乡一体化的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体系,以不断促进我国农业不断持续稳定发展。(文章编写过程中,杨劲松教授与周华同志参与资料整理。)

1 2 下一页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