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12月16日在广州举行的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学术论坛上指出,当下,中国许多大学对年轻教师学者的标准和要求“太苛刻”,使得他们全都手忙脚乱,心气浮躁,根本没有时间想问题或从容读书。
“再好的苗子,也得用心栽培,休养生息,才能长成参天大树。若都急功近利,会出大问题的。”陈平原说。
他指出,现在,有些学生报读大学或选择专业时,不是基于兴趣,而是排名;有些家长为子女选校时,不是基于教育素质,而是排名;有些雇主招聘大学毕业生时,不是基于他们的才干和品德,而是他们所念大学的排名。高等教育全球化和由此引发的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让部分学者和大学领导层纷纷参与到“排名”中。
陈平原表示,由于排名的刺激,中国各大学都在争抢“大师”或“明星学者”,而对于刚出道的青年教师,则不甚关心,当廉价劳动力使用,且提出不近情理的考核标准。如某名校历史系规定,博士生必须在《历史研究》上发表论文,才能给博士学位。“照此要求,《历史研究》一年发表的文章全被该校包揽了。即便是训练有素、颇具创见的教授,一年能写一两篇好论文也就不错了。”
陈平原指出,转型期的中国学界,以项目制为中心、以数量化为标志的评价体系,最受伤的是“慢工出细活”的人文学。从长远看,受害最严重的是从事人文研究的年轻学人;40岁以下的副教授或刚刚入职的青年教师,一方面有朝气,还想往上走,不愿意就此停下来,另一方面,学校压给他们的任务比较重,因而心力交瘁。“因此,我再三向北大校方建议:善待四十岁以下的年轻学者。”
“眼下中国各大学明码标价、真金实银地奖励老师们在‘顶级学刊’发论文,其实是不自信的表现,这明显扭曲了大学的职责和精神。”陈平原表示,中国的大学要了解自身的整体实力,明白自己的真实位置,理解现有的教师队伍以及制度,设计合理的工作目标,脚踏实地地去做,而不是拔苗助长,追求“大跃进”的效果。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