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陈彬 袁建胜 陆琦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9-3-17 1:28:39
科学时报:创新型人才培养 路在何方
 
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担负着为社会提供创新人才的重任。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国家对创新型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了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命题。
 
什么是创新和创新型人才
 
创新应分三个层次
 
王梦恕:我认为创新有三个层次的内涵:首先是完全自主创新,即能够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全面的创新,这是最高级的创新;其次是集成创新,即将现有的成果进行重新的融合,从而产生新的成果;再次就是消化吸收再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最低级别的创新。
 
按照学习的规律来说,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是学生在创新中要走的一条必经之路,但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连这种最低级的创新都很难做到。
 
创新型人才需要“顶天立地”
 
钱锋:对于创新而言,一方面是要围绕国家的需求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则要围绕学科的前沿需要进行探索性研究。与此对应的,在人才培养上,我们也应该培养一种“顶天立地”的人才。所谓“顶天”是指能够围绕学科最新的前沿进行知识创新;所谓“立地”是能够立足于国家发展的现实问题,围绕国家的重大需求,进行高新技术创新。
 
我们并不要求目前高校所培养出的学生,每一个人都同时具有“顶天立地”式的才华,这样的“全才”即使有,也是非常少的。高校培养出的学生只要在某一方面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才能,就能达到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目的。对于那些在知识创新方面能够取得很大成果的人,我们并不能要求他们在应用方面对国民经济建设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反之亦然。
 
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
 
刘经南:我认为创新型人才,要能够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前人的成果,发现前人的问题;并能够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见解或技术来解决他们所发现的问题。
 
葛晓音:我心目中的创新型人才,无论文理,都应该能够善于发现其所在领域内的前沿性课题,并能够提出较为新颖的思路和方法,切实地解决一些具有难度和深度的问题,推进相关学科的发展。
 
高校创新 问题何在?
 
人才培养忌浮躁
 
龚克:对于高校来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并不是短期内就能达到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颁布一两项措施、搞一两次活动并不一定能立竿见影。
 
我认为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上,高校还需要理性,一定要忌浮躁,防止急功近利的情况发生。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要不断启发,不断养成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方向是人的发展,是激发学生的潜能,拔苗助长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
 
在当前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如果我们仅仅把教育方向锁定在知识传授上,把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作为考核学生评价标准,便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但如果把教育目标放在人的素质的提升上,相信会有大批的创新型人才涌现出来。
 
人的发展是人的素质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发展,知识的发展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在大量的学生不是智商不行,而是情商不够,不能够与他人进行很好的协作,也不善于从全局观察问题,这不是某一个知识点掌握不牢所造成的,而是没有一种“大气”——真正进行科学研究,如果没有这种大气,想的只是自己的功名利禄,是不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的。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当前一些高校的态度已经有些浮躁了,这也是社会浮躁的一个突出表现,而这样的心态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南辕北辙的。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真正创新人才辈出的国家,他们并没有整天将创新型人才培养挂在口头上。因此,我们也应该认真思考,在体制、机制、环境等方面,我们究竟出现了哪些问题,才造成了相对于国外一些国家我们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如此不利。
 
重视不足 质量下降
 
章青: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便是促使高校正确认识自身的社会职能,而高等学校最重要的职能是为国家培养各方面的合格人才,但很多高校对此重视不够。
 
大学的“大”,是大师之“大”,而非恢宏的大门和鳞次栉比的楼堂馆所。西南联大没有大楼,有的是茅草顶土坯屋,师生的物质生活都极其艰苦。但是,它却培养了人文和科技领域的大批精英,其中有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有蜚声中外的学学术大师。高成材率的秘密就是教授不带片纸、如数家珍;学生学贯中西、文理兼通,知道向着目标而奋斗。在这个方面,高校应该认真研究70年前的西南联大。
 
葛晓音:近年来,作为创新型人才重要组成部分的博士生质量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这是一个很严峻的现实问题。尽管目前有不少博士生还是很优秀的,但依然存在着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比如一些博士生不能独立选择课题,或者有了题目却找不到思路,更有甚者,还要导师列大纲、改文字。经过多年发展,各个高校的学科整体水平在逐步提高,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在逐渐降低。对于学科本身而言,尤其是对一些传统学科而言,如果没有深广的积累,是很难发现问题的。
 
尽管针对这一问题,高校也普遍采取了一些激励机制,但是这些激励机制鼓励不了学生去真正地创新,我们还需要仔细研究一些辅导的具体方法。
 
应试教育 扼杀人才
 
刘经南:有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知识差距,尤其是知识创新能力的差距,大大超过了财富的差距。可见,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的决定性推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学的第一要务。
 
目前,我国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还有一些本质上的问题需要解决。
 
中国的人口多,而优良基础教育的资源并不多,迄今为止,基础教育的环境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所以使得中国的学生从小开始就接受应试教育的模式。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善于考试,但不善于思考;适合于记忆,但不适合于探索,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创造性和探索性都是人的天性。而我国现在的应试教育、文理分科等教育模式却恰恰扼杀了人的这种天性,把人训练成了“机器”,抑制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高等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过的一关,就是把“机器”还原成人。
 
郑兰荪:创新型人才要具备的素质应该包括全面的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活跃的思维。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就要从基础教育抓起,但现在的高中文理分科,却为学生全面掌握知识设置了障碍。
 
此外,目前奥林匹克竞赛在国内的中小学非常流行,为了拿名次,很多学校都对中学生进行专门的集中训练,这对学生的发展非常不利,也造成这些学生从中学起就开始严重偏科。
 
比如学生如果要想在市一级的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上拿名次,他就必须一门心思地学化学,而将其他科目基本放弃;要想在省内比赛拿到名次,他就必须将大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学一遍;要想在全国比赛上拿名次,甚至连大学相关专业的选修课都要学习。
 
学生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在高考中赌一把:如果在奥林匹克竞赛拿到名次,就有可能获得高校的保送资格,我们不应该用这种方式来鼓励学生参加奥林匹克竞赛。
 
我在给大一新生上课时,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厦门大学的生源水平较高,有些学生曾在各种奥林匹克竞赛中拿到不俗的成绩,由于参赛的需要,他们在中学就学习了不少大学里的课程,进入大学后,这些学生对专业知识虽然有一些了解,但又有不少欠缺,这不仅给教学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投入产出不成正比
 
葛晓音:这几年,国家逐年加大了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投入,但是投入和产出未必成正比。
 
目前在高校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倾向是,为了所谓的“创新”或者“意义重大”,往往提出一些无法在项目期限内完成的大题目。而研究者为了不影响后续项目的申请,又不得不赶着按时结题,其结果就出现了许多大而空或者人云亦云的选题。尽管可能申请到一些项目,还能够在项目期限内完成,但是最后完成的质量绝对不会高。有时候,要在一个科研项目中挑选出几篇有分量的论文来,都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资金投入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但现在的投入力度已经不小,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如何使这种投入变得更有效。追求大、空、虚是目前最大的问题,也因此制造了很多的学术泡沫。
 
我认为,科研人员在选择或审查项目课题的时候,应该本着“宁小毋大”、“宁实毋虚”的原则。即使某个问题在学术上并不能算是“大问题”,但如果能够切切实实地解决,比光搭一个大而空的架子要有价值得多。
 
但现实情况是,很多人都朝相反的方向走,都在拼命地造大船。长此以往,创新从何而来?
 
培养能独立研发的创新人才
 
王梦恕:在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中,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生产水平还不发达,这两大领域的创新还远未能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现在大谈知识创新,把优秀年轻人都吸引到知识创新上来,就会造成农业、工业领域人才的短缺,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
 
假设我们有100亿元的资金,那只是一个数字,而不是资产,但如果是有价值100亿元的铁路,那才是国家的富强。因此,我们要引导更多优秀的学生学习农业、工业相关的专业,培养能够独立研发新技术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如何改进培养方式?
 
博士教育应“少而精”
 
葛晓音:我认为,在博士生培养的问题上,最关键的是要对博士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如果对于现成的问题能够很好地解决,这固然很好,但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在自己的学科方向发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有所创新。
 
我国的博士生数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一,但是博士生质量却令人担忧。这与现在的高校扩招有关。上世纪80年代初,我的研究生导师指导我时,可谓是“手工作坊”式的精心培养,一届只招一两个学生,一直带到毕业后,再招另外的学生。我到现在之所以还能够从事一些创新工作,就是得益于我的导师。
 
目前比较好的一种培养方式应该是一届只招少量真正优秀、有研究潜力的学生,等这届学生毕业后再招下一届。招生一定要严格,培养一定要精心。由于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就需要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指导,这需要花费导师相当大的精力。导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一旦学生太多,培养效果就不会太好。
 
创新应与实际相结合
 
王梦恕:造成目前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研和实践的脱节,我曾经接触过一些企业,它们不愿意与高校合作研发新技术的原因是,将一笔钱投进去,最后得到的只是几篇论文,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见不到实际效益。
 
我对学生的要求,首先是品德端正,现在高等教育对学生品德的教育非常欠缺,学生首先要把人文学科学好,有爱国精神、事业心、责任感;其次是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才是理论水平。
 
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我首先让他们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问题解决后,再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进行理论总结。这样才能有所创新,而且实践证明也是有效的。
 
不管是创新还是创新人才培养,都要跟实际的工程相结合,具有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很重要。培养创新人才,要教会学生研究方法,而不是读死书、钻牛角尖,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龚克:我们所说的学习不单单指书本上的学习,还包括实践中的学习,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发掘已有的知识和待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这就是创新空间。所以大学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一定要搞科研,而且是高水平的科研,通过科研实践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刘经南: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建立一种以探究为特征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与科研互动,促进教师与学生互动,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方式。同时,也要建立以能力为取向的实践模式,通过加强实践教育和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强化师资 找准定位
 
钱锋:大学的任务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而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我们需要一批能够培养人才的人才,即我们的教师。近些年,大学普遍进行了扩建,从硬件条件来说,高校普遍得到了改善。但高校应该是“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对于高校而言,建大楼比较容易,但拥有一批本身具有创新意识,并能够将这种意识传播给学生的老师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高校首先要给予这些学生一个明确的定位,即一定要弄清楚,高校培养这些学生,是需要他们围绕知识创新来解决前沿科学问题,还是立足于解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技术创新,并将技术转化成为生产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至少在高层次的人才方面,我们应该找准这样的定位,这与中小学教育不一样,中小学教育更多的是讲究全面发展,但大学则要分很多专业,并对学生有意地进行一些侧重,培养他们在某些专业上的特长,“顶天立地”的全才是很难培养出来的。
 
重视人的教育
 
龚克: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在这个问题上,如果不育种、不施肥、不浇水,一心只盼着开花是不行的。我们一方面要有定力,同时也要看准方向,对于需要改革的东西,一定要作有力度的改革。从教育的角度讲,我认为应该做以下一些转变。
 
第一,我们目前的高等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以学科专业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现在大学中有很多的提法都将学科看得特别重,但教育的目的到底是发展学科还是发展人?其答案应该显而易见。
 
当今的高等教育是在工业化的背景下兴起的,而工业化的特点便是把人当成工具,这一点相对于封建社会的教育来讲,是一个进步,因为它结合了社会的需要,可以做到经世致用。但是,它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其中最大的局限便是限制了人的发展,而在目前我们所处的后工业化时代,面对着世界发展新的形势,我们的教育也应该有所改变。教育既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也要适应人的发展,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对于高等教育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变。
 
第二,要把知识教育,转变成素质教育,在我们的教育观念中,很多时候是把素质教育放到知识之外的,比如目前很普遍的一个的提法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在这种三元化的架构下,素质被放到了对知识、能力的补充地位,这不是素质教育,而只是补充了的知识教育,素质是一个更高层面的概念。一个人如果没有知识、能力,当然谈不上具有高素质,但如果只有知识、能力,也谈不上高素质,因为这中间还包括品德、作风等其他因素。
 
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依然是以知识传授体系为主,大学中评价学生优劣、评奖学金等,依然把分数高低作为决定性因素,而分数高低又是由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的,此外,学校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人文知识的考察同样也会转化成分数,这些“素质教育”的内容最终也都会变成了对知识的考核,这方面,我们必须有一定的改变。
 
在我看来,我们目前的考试制度实行的是“千分制”,即以百分制加小数点后一位计算成绩,这就会造成学生过多地在分数高低的问题上纠缠。我在欧洲上学时,实行的是五分制,其结果就是在知识考核上形成了一个大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上,学生是否有合作能力,是否有创新意识,就能够形成一个比较了。
 
第三,从以教为主转变成以学为主,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我们现有的考核体制全是在考核“教”,我们需要教师提供好的教育,如果学生没有积极性,不可能有好的教学质量。
 
教和学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在人的幼年时期,主要是以教为主,而成年之后,主要通过自学达到终生学习的目的,而这种由教到学的转变就是要在大学阶段完成。
 
大学一定要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但现在我们对“学”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学质量的好坏完全在教师的身上,而事实上学习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如果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帮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何谈创新型人才?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刘经南:当前,为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很多研究型大学都采用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通识教育,是对所有大学生普遍进行的共同内容的教育,即“通”、“宽”、“全”式的博雅教育,旨在克服专业教育的狭窄和不足,努力造就知识宽广、基础深厚、博学多才、素质全面,能对不同学科或专业进行融会贯通的人才。
 
通过通识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创造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多实践、更多接触社会和走向国际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获取持续发展和厚积薄发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和多视界思维模式的创新人才。
 
不可否认,当前世界各国大学的主体仍然是专业教育,但是只有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具有全面素质基础且精通某一专门学问的创新型人才。
 
提出通识教育并不是要否定专业教育,而是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面发展的人出发,希望将通识的理念贯穿在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中。专业教育以通识理念为指导,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和前提。只有建立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才是高水平的。
 
高校社会如何互动?
 
龚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单单是学校的事,对于创新能力的形成而言,学生阶段一定是一个重要阶段,但是职业生涯中的经历也同样重要。在这方面,学校首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如果不重视教育观念的更新,便无法构建起一个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在老的观念下,无论什么样的改革,都只是在修补这样的体系,这样即使有个别创新人才出现,也无法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全面发展。
 
社会也应该为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一些支撑,比如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并不是高校不愿意让学生实践,而是学生很难走出去,企业也不愿意让学生实习。
 
在欧美国家,企业不仅乐于接纳学生实习,还要给学生一定的报酬,现在我们的情况是:学校需要给学生的实习进行补贴,因为毕竟实习的成本要比课堂上高很多。学校的实习费用有时并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这方面还需要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通过一些制度化的建设,解决企业的一些顾虑,打通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渠道。
 
《科学时报》 (2009-3-17 B1 大学周刊)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