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赵鹰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5-6 2:51:37
感悟恩情已深远
扬州大学唐元生:不在未参与的论文上署名
 
在唐元生的言谈之中,对于恩情,有着至深的感悟。从父母的操劳之苦,到岳父的伯乐之情,以及诸位导师的指导,再到自己对学生的体谅和解囊相助,从求学到教学,再从远渡日本深造,再从新加坡回到扬州大学执教。

 

唐元生:扬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应用数学学科带头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处理。迄今为止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多项,2006年获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
 
教育感言:
 
●尽可能多给研究生开设一些新的课程,创造条件让他们“广种薄收”。使学生不但具备对将来的复杂多变的工作生活形势的较强适应能力,也更容易扬长避短,发现真正适合自己的突破口,从而有机会获得具有相当高度的成就。
 
●注重培养研究生独立学习、工作、生活的能力。适当安排一些课程让学生自学,进一步拓宽知识面。不希望学生花太多时间在与学业无关的方面去挣钱。
 
少小爱学多困苦
 
唐元生在家里排行第八,是家里的老幺。在他的记忆里,众多的兄弟姊妹带给父母的,更多的是如何养活子女的困苦。他的父亲为人老实,沉默寡言,没有什么手艺,虽然每天都是起早贪黑地干活挣工分,日子仍然过得紧巴巴的,可说经常为怎样填饱一大家人的肚子而发愁。
 
在唐元生的回忆中,现在很多城里人非常喜欢吃的红薯是他小时候最讨厌看到的东西,因为那时候他们家的一日三餐几乎都是红薯。而少不更事的他每次在吃饭时揭开锅盖看后,总会拉长脸嘀咕:“又是红薯!”为此,大人们经常半开玩笑半责怪地说他是“饭瓢疯”。
 
但是,在这样的困苦中,没读过书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对于子女的教育却非常重视,常用一些看戏学来的道理来教育孩子,也特别支持孩子上学。那时候,除了年龄较大的几位哥哥姐姐以外,唐元生和年龄较小的几位哥哥姐姐都是乡邻里上学读书较多的。但是,为了让孩子们多读点书,他的母亲常常在开学时要向老师求情,以宽限交学费的时日。
 
尽管家里的生活非常清苦,唐元生的童年生活还是充满欢乐的。由于是家里的老幺,他几乎没有感到过生活的压力。除了吃饭时闹点情绪外,童年基本上在无忧无虑中度过。
 
至于读书,唐元生基本上没让家人操心。记忆中,课堂学习对于他来说相当容易,尤其是数学。读小学高年级时,一到考数学的时候,经常是老师刚在黑板上抄完题目,他就做得差不多了。由于数学老师爱抽烟,常常叫他去一里多地以外的一个小卖部买香烟,而等他回到教室,有些同学还没考完。
 
在读书上,学习的轻松给了唐元生更多的时间阅读一些课外书,也养成了读书的良好习惯。而家里的经济状况直到唐元生上中学才有所好转。不过,在校寄宿的他却也常常吃不饱饭。因为当时每餐的定量是三两米,但到吃时会发现被打了折扣,加上菜里基本上没有油水,对于正处于身体发育的他来说,确实吃不饱。“那时有个家在城里的同学经常从家里带来一瓶猪油,这种奢侈品让我们羡慕不已。”由于营养不良,1981年,15岁的唐元生上大学时还不到一米五高,体重也只有80来斤。不过,大学里酷爱体育,加上饭菜较好,4年中竟长高了20多厘米。
 
而立之时多伯乐
 
到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读书时,唐元生学的是应用数学专业。虽说自小就有学习数学的天分,而且高考时的数学是全县最高分,但那时的唐元生并不知道学习数学有什么用,包括上大学前他咨询的中学老师也都摇头。
 
虽然在本科阶段还没有意识到将来的生涯会做什么,唐元生却保持着良好的学习状态。据他回忆,虽然学习上没有特别拔尖的时候,也没有特别擅长的课程,但是跟爱好体育锻炼一样,他对各方面的课程都有兴趣。加上就读的是工科学校,开的课程很多,所以,他修了不少的课程,而且成绩也还过得去。
 
毕业时,唐元生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的研究生,学习动力系统中的分歧理论。这个阶段,他学的课程面更广,几乎涉及了数学的各个方面。毕业答辩时,安徽大学的一位老师建议他把毕业论文中的主要结果整理出来拿去投稿,可见其研究已经到了一定的水平(那时候并不要求硕士生发表论文)。
 
然而,1988年,唐元生到青岛大学工作以后,发表论文的事情因故搁浅,后来基本上就放弃了分歧理论的研究。
 
不过,幸运的是,在青岛大学,唐元生遇到了刚从曲阜师范学院调过来的邵品琮教授。邵品琮给了他很大的影响,作为伯乐,学术上他引导唐元生开始研究数论;生活中,看重唐元生的他还将女儿嫁给这个懵懂青年,正所谓成家立业,两者齐备。
 
1995年,一位师姐从日本学成归国,看到唐元生的研究成果后建议他应该出国深造,并把他推荐给日本良奈先端科学技术大学院嵩忠雄教授。而嵩忠雄是香农奖(信息科学界国际最高奖)亚洲第一位获得者。看了唐元生的材料,嵩忠雄欣然接受了这位前来求学的年轻人,并且给予特殊照顾,一到日本就跟着课题组开始作研究(多数留学生需要先学习半年的日语课程)。原来,唐元生此前宽博的知识面和体现出来的科研能力得到了嵩忠雄的肯定。
 
1996年,到日本留学后,由于获得了日本文部省奖学金,唐元生比一般的留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据他介绍,当时他的奖学金是每月18.5万日元,比当地刚毕业的工作人员的收入还要高一些。因此,唐元生得以潜心科研。4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毕业答辩,获得了工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唐元生在日本和新加坡都做过研究员,然而,对故土的怀念让他最终决定回国。而面对一些高校开出的优厚条件,唐元生还是选择到扬州大学执教。“我是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情来到这里的,岳父曾对我说,扬州大学在他平反右派时帮了不小的忙。事实上,来到这里让我感到确实很温暖。”
 
教学科研务求真
 
说起自己回国后到扬州大学的生活,在唐元生的教学与科研中,最讲究的莫过于一个真字。
 
从学生到教师,再从学生到博导,唐元生将自己的很多人生感悟与科研教学结合起来。
 
唐元生研究的方向是信息处理,主要是研究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纠错。“如何保持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真实,把错误减少到最小,是最重要的事情。”由于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常常会形成乱码等,信息就会产生偏差。因此,唐元生现在的研究工作就是如何确保信息从发射到接收时的正确率。
 
在研究中,他时常向学生强调真实的重要性,不能浮夸。比如,对于某一个信息传递方法的研究,大家的研究结果可能是将错误率降低到百万分之一。倘若浮夸,将研究结果人为地提高一个数量级,这就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成果。但是,这在实际应用中终究会被检验出来。“实际上,夸大实验数据没有任何益处,只会害己害人。”
 
不但在研究中要求学生求真,就连在学生发表论文时的署名问题上唐元生也很较真。“我没有参与的,或者说我仅仅只是帮助学生修改论文的,我肯定不会在上面署名,学生恳求我也不行。”
 
而对于学生的学习,唐元生则强调基础。他的办法是尽量给学生开一些新课,拓宽学生的学习资源,同时也要求学生尽可能地多选修一些基础课程。“尤其是研究生,现在考分越来越高,实际上大学4年就抱着考研的几门课学习,基础太弱。”在这一点,唐元生的指导思想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储备一些后劲,为今后的生涯作好准备,不论是否改行,都应该有较强的适应性。
 
而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唐元生在生活中也非常关照学生。“为什么呢?因为我自小就体会到生活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因此,我尽我所能地去帮助学生,尤其在经济上,主要是减轻他们的负担,能够安心学习,而不至于为了生活去奔波。”
 
其实,唐元生想得更多的是让学生有尊严地安心学习。“都20多岁了,经济上还不能独立,搁谁心里都难受。”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