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赵鹰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4-29 2:12:13
面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人文社科教授很无奈

 
2006年,全国3所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2007年,17所高校的研究生培养不再分公费自费;到了今年,改革范围扩大到56所设研究生院的高校。面对范围越来越广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反应最强烈的莫过于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教授们。原因不一而足,但受访导师强调最多的是,没有课题、没有经费,难道就真的不能招研究生了吗? 

    桃李满天下一直是老师们努力的方向,如今没有课题、经费就不能招研究生,这让文科教授们大为头疼。 

招生颇受影响
 
“导师很遗憾地告诉我,由于名额有限,虽经争取,但是,我还是没有进入复试名单。”马军一脸茫然地说。
 
原来,马军去年报考了北京某著名高校的人文类的博士研究生,今年4月,成绩出来之后,感觉成绩可以,单科都过线了,于是他赶紧和推荐自己考博的另一所高校的导师刘教授联系。一开始,刘教授还表示,通过向马军报考的导师打听,告诉他:“估计问题不大。”
 
然而,过了几天,刘教授不得不告诉他,由于马军报考的学校搞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规定没有课题的博士生导师最多只能招一名博士生,而马军报考的导师正好属于此列,因此,虽然这位导师也向学院打报告申请多招一名博士生,最终还是被驳回。
 
“挺郁闷的,要是知道有这种限制,我就不考了!”马军表示,本来导师也想招他,但一方面有名额限制,另一方面马军的成绩总分差了一些,学校又卡住不放行,要破格也比以前困难,所以只好作罢。“谁知道课题对导师如此重要啊!”
 
其实,对于以课题及经费作为导师招生的衡量条件,不仅令马军这样的考生感到困惑,就连一些有课题的人文学科教授也感到茫然。
 
北京某高校的楚星教授就表示,以有没有课题,甚至还要加上各种级别的限制来衡量一个导师能否招研究生实在是很荒谬。以楚星为例,他本人基本上不申请在他看来几乎对学术无用的各种级别的课题,而是专心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学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之前,没有影响到学生报考他的研究生。
 
但是,改革之后,如果没有课题,楚星很可能就要面临下岗。不过,楚星却表示,能带可以,不能带也可以,关键是自己不靠那些课题吃饭,靠自己著书立说的版税都够,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学术的兴趣,免得成天忙于拉关系、找课题。
 
孙晶教授是北京某高校人文科学研究的硕士生导师,往年都招2至3个硕士生,但今年只招了1个。孙晶表示:“反正学校卡得很严,动不动就要行政审批,加上还要我自己掏钱交给学校来补贴学生,我干脆看到合适的就招,不合适的,让我招我也懒得招。”其实,如果按照学校的条件,孙晶每年都有20万元以上的课题经费,应该还可以多招。
 
而已经停招研究生的某高校的王飞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很愤懑,他表示,只要学校开出的条件还是这样,他就不招研究生。“我现在就专心上课,以前还因为忙,有时候会出现上课比较马虎的情况。这下好了,我可以安心教书了。”
 
实际就是收费
 
对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尽管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去年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教育部推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被社会上误解为收费,这是不准确的,关于研究生的改革不是收费改革,是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
 
但是,这样的说法一些教授却不认可。受访的一位博导表示,实质上就是要收费。他分析,按道理说,研究生教育早已超出国家的义务教育范畴,对研究生教育收费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按照此前中国高校招收研究生的惯例,公费生占较大的比重,不需要交费。然后才是委培生、自费生等,需要交纳相应的费用。因此,交费的学生虽然占一定的比例,但导师在招生的时候还有一定的回旋余地。
 
现在不一样了,所有的研究生入学都必须交学费,然后导师也要跟着出,不管所谓的助研经费也好、学费也好,总之,导师要招生,就要出钱。结果是,这种收钱方式只是一个变通,即如果所有的培养费用都让考生来出,考生肯定不愿意,怎么办呢?那就导师和学生各出一部分,均摊一下。
 
这位导师表示,学校一旦被问到这种收费方式的根源何在时,一般得到的答案都是“国际惯例”。可是,国际上并没有这种所谓的惯例。他表示,一般招收研究生时,导师会帮着学生寻找并申请相关的奖学金,但肯定不是学校硬性规定的由导师来承担一定的费用。
 
说起收费,孙晶表示,现在学校要收钱,自己并不是没有钱交。但是,对他来说,有点伤心的是,自己带研究生,一直都掏腰包给学生发补助,有时候课题结题,还会给学生发点额外的奖金。孙晶认为,学校这样直接把自己的钱收上去,实在缺乏点人情味。这样一来,学生每年申领到奖助学金以后,反而会认为这就是给老板打工挣的,导师和学生之间哪里还有师生情谊可言。“我愿意给补助是个人的事情,哪里有强要的道理?!”
 
而在记者看到的北京某重点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中,确实写着:研究生招生计划实行导师申请与学校分配相结合的办法。导师应在提出设置助研岗位的申请后方可录取学生。也就是说,导师必须先交费,才能录取考生。
 
楚星则表示,在国外留学的人都比较清楚,如果获得的奖学金不够所需,学生自己还要去打工挣钱养活自己,前提是不能妨碍正常的学习和科研。但是,据他所知,国外还没有高校强制导师在招收研究生时交费的。
 
一刀该怎么切
 
受访的多位导师均表示,一旦以行政化的条件来衡量和约束他们招生的资格时,对于人文和社会学科中处于弱势学科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那么,各高校具体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对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的导师们是怎么规定的呢?
 
在记者询问的几家高校中,都表示方案不能对外,方案的情况可以参考相关的媒体报道。记者连日来查询的十几个高校的研究生院网站上均没有类似的方案。最终,总算在中南大学的一个学院上看到了该校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试行)。其间,记者还费尽周折,也拿到了北京某重点高校的改革(试行)方案。
 
对比这两个方案和此前有关的报道,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大部分学科确实处于弱势地位。按照中南大学网站上的方案,确实对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如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等)的导师招生进行了很多优惠,即导师交费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而在北京某重点高校的方案中,如果类似学科的导师觉得经费困难,还必须向学院申请,学院认可后,再向研究生院报批。其中,对于减少导师负担的部分,可以减免1/3到1/5;而对于没有经费的导师,想要学校批准,由学校负责助研经费,只能逐级上报,最后“研究生院可以按个案批准”。
 
一些进行改革的高校则明确表态,对于没有课题经费来源的导师,只能确保最低名额,名额要向有课题经费的导师倾斜。
 
对此,上海某高校的文科教授胡龙表示,现在突出的矛盾就在于,在由行政力量主导的一刀切的模式下,倒霉的只能是一些基础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的导师,虽然默默钻研,但却没有话语权。不像法学、商务管理、金融学等这样与现实需求紧密结合的学科能得到实惠。因此,学校即便是搞改革,也不应该一刀切。
 
在王飞看来,现在高校里面在制度上有所变动,动不动就扣以改革的帽子,似乎一提改革,什么都名正言顺了。
 
而山东某高校的慕容博副教授则认为,中国历来有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来达成某种局面的文化传统,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的这种传统不应该重现。(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更多阅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