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大学学费收取基本合理
■解决就业难关键在转变观念
■仍需加大对中西部教育投入
“教育问题是一个战略性、前瞻性的民生话题,应该是我们始终关注的重点话题。”
前几年的两会期间,教育问题成为委员和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之一。近两年来,上学难、入学率低等问题在我国基本得到解决,有人因此认为教育已不是热点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刘经南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打造竞争软实力,都需要加强教育事业,并把教育事业摆在核心和主导地位;教育始终是一个重点话题,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需要始终关注我国的教育事业。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我国从1978年启动研究生教育,至今已有30年的历程。刘经南在谈到研究生教育培养问题时指出,要培养一个好的研究生,必须跟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相结合,尤其是跟那些国家需求性的项目或前沿性的项目相结合。
“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改革,就是要引导老师把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相结合。”刘经南说,这种结合可以使老师的科研工作得到延伸,可以促发老师和学生的共同查询创新,同时也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作为武汉大学科研人员的一分子,刘经南每年招收6位博士研究生。只要不出差,每天晚上无论多忙,刘经南也要到实验室与学生交流。他自己称“建立起国际最优秀的网络来培养研究生”,是他带好学生的秘诀。而今,刘经南的学生许多已成为国内外该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在带研究生的过程中,刘经南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课题项目的研究工作。“许多项目,我的学生出了很多力,有时候他们是课题项目研究中很重要的力量,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带给我很多启发。同时,学生也在项目中获得了很好的锻炼。”刘经南表示,这种模式是武汉大学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出发点,体现了研究生在课题中的科研价值和优势,这也是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必然要走的道路。
刘经南还成立了博士生指导小组,他经常会邀请已经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者的师兄弟给自己的学生讲课、作指导,利用多方资源来培养博士生,尤其是积极利用国际学者资源和学术网络来培养博士生。“3年求学期间,我的博士生基本都有出国访问的机会。但这是一种重要的改革,会有阻力。”
主要有制度上的阻力,也有观念上认识不到位的阻力。一些老师的课题项目比较少,争取到的科研经费比较少,通过参与课题项目的方式培养研究生,对导师的科研能力是一种考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老师必须起主导作用,必须多方面争取项目。
对于一些有研究生培养经验但又缺少机会、难以争取到科研经费的老教授,武汉大学还设立相关的基金加以支持,通过项目或课题下放基金,支持他们培养研究生。刘经南说,目前大部分学校也都有这样的设计,不会出现没有项目的老师就招不到研究生的情况。
刘经南判断,对于这样一种改革,大多数学校也是普遍欢迎的。虽然有时候学生也会反映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机制改革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发达国家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也都遇到过这些问题。
大学学费收取基本合理
对于有学者建议提高大学学费的话题,刘经南也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大学学费应根据目前国家教育发展状况和老百姓能承受的程度两方面要素来衡量。
“大学不是义务教育,学生家庭理当承担一些费用。”刘经南说,2006年在武汉培养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全部成本是1.5万~1.7万元,现在可能提高了一些。从全国的平均水平看,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成本,包括家庭支出学费4000元左右、国家财政匹配6000元左右、社会资助2000元左右。
目前全国大学一般平均学费在4000元至5000元,一些特殊专业如艺术专业学费在8000元左右,住宿费用在800元至1200元左右。刘经南认为根据全国高校的统计情况,这样的收费是合理的,而且70%左右的家庭是能够承受的。“一个大学生收取4000元至5000元的学费,这在北京只够买半平方米的房子,在武汉也仅够买一平方米房子,因此相对来说学费还是比较低的。”刘经南针对当前实际补充说,从学校学费的收缴情况看,学生缴费还比较顺利。
而对于目前高校中20%左右的贫困生,则有奖、贷、助、减、补、免等多种形式解决他们的学费问题。针对高校贫困生的上学问题,主要政策是减、免、补;对于中等贫困生,则主要鼓励他们通过努力学习,争取获得奖、助、贷。
武汉大学一些院系的奖学金很高,最高的一年奖学金达到8000元。此外,武汉大学还提供各种勤工助学的岗位,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完成学业。
刘经南也鼓励学生通过争取贷款完成学业。他说,在得不到资助的情况下,应该争取贷款解决学费问题,目前国家建立的学生贷款机制和通道是比较畅通的。“大学生们应该有这样的勇气,相信毕业后通过自己的工作能把贷款还清。”
对于一些银行收不回助学贷款的问题,刘经南指出,这是一个牵涉面较广的问题,一方面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而另一方面,银行也在完善相关的贷款机制,如根据实际适当延长还贷期限,以防止贷款收不回等现象的发生。
解决就业难关键在转变观念
大学生就业难是国家发展过程中由于某些不平衡而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刘经南认为原因有二:一是高校的专业结构设置问题,二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问题。而解决的关键在于改变观念和调整专业结构。
“企业等用人单位对我们培养的大学生认可度不高,对大学生的专业能力认可度不高。”刘经南说,目前高校设置的专业结构还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变化对专业的要求。工科类学生对职业的要求比较务实,容易与社会需要对接,需求也多一些,因此比较好找工作。人文、社科和医学专业的学生,目前就业相对比较难;法律、经济、管理等专业,报考学生比较多,但社会需求少一些,而学生对求职要求也比较高,与社会实际有脱节,因此就业也相对比较困难。
刘经南说,首先是用人单位要转变观念。“目前学校的专业学习只是给大学生提供了一种谋职供职的基础。事实上现代大学生的适应能力非常强、摄取信息的能力非常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也非常强,这对国家发展和单位长远需求来说是很重要的。单位需求不要过分强调专业对口本身。”
“但用人单位只注重近期利益,希望学生马上上手,能直接为企业创造效益。”刘经南呼吁,单位的用人理念亟须改进,不应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
学校方面也要适时调整专业结构,适应社会需求。刘经南建议学校的专业设置可适度超前,针对社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招生结构;培养学生时,宽口径、厚基础,有较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此外,目前社会上的报考有趋众现象,专业选择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刘经南建议学生家长应该理性选择专业。
“大学生的确也需要作好到最基层工作的心理准备。”刘经南说,只要待遇能满足生活需求,大学生们就应该有勇气到基层工作。在基层工作也是培养和造就人的过程,而且在艰苦环境中更有可能造就高层次人才。
仍需加大对中西部教育投入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刘经南今年准备提交两份提案。其中一份提案是呼吁关注教育公平问题的。他说,这几年国家对义务教育投入比较大,但对高等教育投入还是不足,尤其是对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投入更是不足,地区差别、城乡差别比较大。目前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比较少,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比较少,这导致了许多学生往东部走,造成了中西部地区的人才缺乏。
“解决教育公平问题,解决教育的地区差别,主要应靠政府主导,要靠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还要根据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政府要多种形式加大对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刘经南在提案中建议说。一是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人均教育投入,这样可以整体改善中西部地区教育的软硬环境,解决中西部地区教育欠账问题;二是要继续通过专项资助的方式,支持中西部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和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