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哈工大教授宋要武:基层自治 高校先行 |
要尊重教师主体地位,不要怕权力下放 |
宋要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经贸关系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中美关系、区域经济合作、地方政府跨文化商务策略、国际贸易仲裁等。主要作品有《中韩公共政策比较研究》、“国际商事争议解决论丛(第一卷)”等。
日前,宋要武在其博客上发表文章——呼唤大学的“大部门体制”,呼吁精简大学里过于冗杂的管理部门。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他表示,大学不仅要精简机构,在理顺管理和教学科研的关系时,还应该抓住机遇,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发展基层民主”、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契机,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革新。
权力与责任并行
记者:你认为大学的权力关系构成是怎样的?
宋要武:从大学的治理结构来说,有纵向和横向两个思考线索。
横向结构就是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和学生权力的相互关系,行政权力的来源至少一个主要方面是学术权力和学生权力的委托、授予。教师和学生的自治应该是大学民主的一个重要基础。
纵向结构就是学校与学院之间的权力分配。学院应该成为大学的办学主体单位,应该享有更多的自主权。学校的责任主要是监督、服务、协调和外联。
记者:高校管理者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
宋要武:高校管理者的责任是给教师和学生创造更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让教师有学术上的发展,让学生更好地成才。但很多高校管理者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正。如果位置能够摆正,在大学的机构设置、制度安排等都应该围绕服务的主题展开。现在的情况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如因人设岗、设机构等,根据所谓的学校短期目标来集中一些部门重新配置资源,对教师和学生的利益考虑得少一些。
记者:现在一谈到权力分配,很多人都很忌讳,为什么?
宋要武:不要怕权力下放,也不要怕下面要权。实际上,争取权力的同时也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从纵向来说,大学校长可以向教育部争取办学的自主权,学院可以向校长争取办学的自主权,这是合情合理的。院长要自主权,校长应该高兴,因为有人愿意分担责任。
记者:自主权有哪些体现呢?
宋要武:尽管学校的校长是法人代表,学院一级没有法人的地位,但自主权是体现在很多方面。
就招生而言,权力在学校,但学院可以有招生方式创新的可能性。比如管理专业对学生来源的要求与工科应该是不一样的。据此,学院可以增加面试,考察学生的心理素质、语言表达能力等,由此衡量考生除了成绩以外的非智力因素是否合格。所以说,整个学校的招生政策可以是一致的,但不同的学院和专业应该对生源有个性化的需求。
尊重教师主体地位
记者:根据你在国外访问和考察的经历来看,国外在行政管理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宋要武:现在中国的大学和国外的一些大学的情况相反——中国的大学里有人热衷于有一官半职,因为有权力;而国外大学的教授往往对行政职务不感兴趣,当上了也是尽义务。那是因为行政权力有限,还影响自身的学术研究。在加拿大的一所大学里,我就碰到一位经济系的系主任向我抱怨,因为系里面推选不出新的系主任,学校要她再担任一届,这把她应邀去澳大利亚一所大学任教的计划耽误了。她是发自内心的不想当系主任了,说话时明显地带有一种失落的情绪。
记者:这体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原则呢?
宋要武:国外大学的行政机构体现出来的就是服务功能,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或者是来访者,都会感到办事很方便。如谈合作,负责外事的官员或者职工也会很积极地提供帮助,但有一条是要有具体的合作内容,或者是和某位教授有具体的合作,否则,他们会表示无能为力。实际上,这就体现了教师在大学的主体性地位。
记者:教师的主体性需要怎么维护?
宋要武:教师是教学科研的主体、学科建设的主体、学校管理的主体和共享资源的主体。目前在国内的大学里,教师的主体性地位很难得到体现,尤其是青年教师。其实青年教师更需要发展的空间和更多的关怀。
现实却相反,很多教师到了一定年龄后,随着资历、地位的升高,就像马太效应一样,荣誉、待遇等都会接踵而至。
具体来说,青年教师科研费用应该有所保障,买点资料、出差、进修的费用应该得到保障。尤其在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出国交流等方面,要给青年教师多一些机会。
大学要当基层自治先锋
记者:对于现在的大学行政管理改革呼声很高,你怎么看待?
宋要武:实际上应该抓住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机遇,那就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里提到的,发展基层民主增强社会自治功能。对于国家而言,是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而对于高校来说,是一个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摸索基层组织自治、为社会其他基层组织树立榜样的机遇。对于教育部来说,要认真贯彻十七大的精神,应该起到一个引导方向的作用,积极为教育机构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定政策。因为教育战线是最容易走到前面,做开路先锋的。
记者:你认为有哪些有利条件来促进改革?
宋要武:大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应该是非常高的,是最有利于开展民主自治的。从学院来说,即使没有院级的行政机构,教师之间也会把事情处理好,有了矛盾也会有他们自己的解决办法。因为学术问题有学术委员会,权力问题有教授会等来解决。
大学开展自治,对大学生来说,也有一种示范作用。亲身经历了基层的民主自治,在毕业以后还能把这种民主意识带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中去。从这一点来看,意义是非常大的。
记者:每所大学都可以开展自治改革吗?
宋要武:不是。搞这种基层民主自治的探索,也需要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比如,现在很多人提出的教授治校,可能在研究型大学进行实验更合适一些。因为教授治校,关键点在于教授本身有愿意管理学校的意愿,有这种动机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