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任霄鹏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08-8-11 17:14:52
《科学》:学术不端是否意味着职业生涯的完结
尽管惩罚是严厉的,但仍有救赎的希望
 
如果一个人被判定为剽窃或者存在学术欺骗行为,那么他作为科学研究者的学术生涯是否就完结了呢?未必。根据8月8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最新调查研究,在学术不端裁决后重建科研事业是很困难的,但并非不可能。
 
文章作者之一、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的Jon Merz表示,“尽管对学术不端的惩罚是严厉的,但仍有救赎的希望。”
 
在最新研究中,Merz和韦恩州立大学(Wayne State University)的Barbara Redman一道,调查了37位曾经的独立研究员(independent investigators,不是研究生或博士后)的命运走向,他们都因学术不端行为而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研究诚信办公室(ORI)在1994年至2001年间处罚。
 
在这37位科学家中,Merz和Redman发现,他们还能够找到论文数据的有19人,这些人继续发表着论文,每年至少一篇。Redman表示,“被裁定为剽窃罪的人与捏造事实或伪造数据的人相比,惩罚相对较轻,因此他们更有可能继续职业道路。”在调查人员能够追踪到工作信息的28人中,有10人继续担任学术职位,而最初这一数字为23人。
 
不过,最新研究的数据以及对其中7位愿意“说话”的研究者的采访都表明,要从学术不端的裁决和处罚中恢复过来,是相当困难的。不出所料,在东窗事发后,这些继续发表论文的人的平均发表率大幅下降,从每年2.1篇降至1.0篇。37人中还有12人完全停止了论文发表。在采访中,Merz和Redman了解到,这些研究者面临着巨大的个人和财政困难。
 
尽管调查人员承认数据有限,但新研究还是引出了一些关于系统公平性和学术不端者是否被处罚太严的问题。Redman说,“做错事最严重的研究者是否得到了它们应有的最严厉的惩罚,或者无法再‘翻身’了,还是未知之数。如何处理学术不端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人们应该被允许自我救赎吗?”(科学网 任霄鹏/编译)
 
更多阅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