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医药健康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信息科学 资源环境 前沿交叉 政策管理
 
作者:李虎军 来源:财经网 发布时间:2008-8-4 13:42:48
兴奋剂正从赛场向青少年扩散
 
即将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能否远离兴奋剂的阴影,无疑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然而,这些考验已不再限于赛场,因为它开始在全球范围侵蚀青少年群体。
 
当地时间7月22日,在巴塞罗那举行的2008欧洲科学开放论坛(ESOF2008)上,一些国际专家就对这种流行态势深表忧虑。
 
在国际赛场上,兴奋剂已经越来越泛滥。以奥运会为例,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检出兴奋剂阳性5起,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则检出26起。那么,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检出多少起兴奋剂阳性?会不会有运动员使用新的兴奋剂?
 
“所有这些问题,要到一个多月以后才能知道答案。”意大利罗马反兴奋剂实验室主任、世界反兴奋剂科学家协会前主席弗兰西斯科·伯特(Francesco Botrè)表示。
 
兴奋剂问题始终是体育运动挥之不去的阴影。曾任英国体育机构(UK Sport)反兴奋剂和伦理部门主管的米歇尔·沃罗肯(Michelle Verroken)介绍说,自1993年以来,全球反兴奋剂实验室检出的阳性比例一直在2%上下浮动。换句话说,有2%的运动员被发现使用了兴奋剂。
 
不过,到底有多少运动员使用兴奋剂,仍然是一个谜。由于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原因,一些运动员完全有可能漏网。美国女子短跑名将琼斯(Marion Jones) 就曾多次服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却屡屡逃过药检。
 
当然,也有个别运动员不幸被冤枉的案例。2001年,瓜迪奥拉(Josep Guardiola)在意大利布雷西亚俱乐部踢球时,被意大利奥委会指控服用了兴奋剂。直到六年后,有科学证据表明瓜迪奥拉是无辜的。
 
目前担任巴塞罗那俱乐部足球队主教练的瓜迪奥拉,未能抽身出现在欧洲科学开放论坛,但他的声音通过现场播放的采访录像得以传递:“我终于换来了清白,其他那些无辜的运动员呢?”
 
即将到北京参与兴奋剂检测工作的伯特告诉《财经》记者,与以前相比,北京奥运会的兴奋剂检测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他同时谨慎表示,反兴奋剂是一个巨大挑战,因为“别人如果找到使用兴奋剂的新办法,肯定不会声张;我们这些反兴奋剂的科学家,则会公开发表自己的研究结果。”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人类生长激素等新出现的违禁药物,就明显增加了检测难度。此外,随着基因治疗技术的进展,还会产生“基因兴奋剂”。巴塞罗那的反兴奋剂实验室主任乔迪·席古拉(Jordi Segura)认为,未来十年之内基因兴奋剂将成为一个大问题。
 
被查出服用兴奋剂以后,受到处罚的往往只有运动员。但正如巴塞罗那俱乐部手球队经理、2000年悉尼奥运会手球铜牌得主奥卡拉汉(Xavier O’Callaghan)指出的那样,很多情况下服用兴奋剂不是运动员一个人的行为,教练、医生等各个环节可能都有参与,仅仅处罚运动员是不够的。
 
席古拉则认为:“我们的兴奋剂检测肯定会有人漏网,那么,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应该不只2%,有可能是5%,也有可能到10%。无论这个比例是多少,都说明我们的社会出现了问题。”
 
在此次欧洲科学开放论坛的反兴奋剂专场讨论上,令一些专家更担心的是,兴奋剂已经开始在青少年等人群中流行。
 
沃罗肯女士举例说,2007年《英国运动医学杂志》有研究表明,11岁的孩子中约1%使用过兴奋剂,来提升其运动表现;而15岁的孩子中,这一比例增加到1.2%至3%。法国一项研究表明,青少年使用过兴奋剂的比例高达3.5%。
 
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医院研究人员也在2008年5月31日的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文章称,使用兴奋剂的不仅是参加竞技运动的选手,也包括学校中的年轻学生,以及一些业余选手等。
 
对参加体育比赛的男学生来说,取胜可以增加自信、吸引女生,加之市场上可以方便地获得多种违禁药物,比如麻黄碱类药物。因此,兴奋剂受到了一部分青少年的“追捧”。
 
兴奋剂的泛滥,不仅威胁服用者的健康,而且破坏社会的诚信。沃罗肯女士对《财经》记者强调:“体育界一些人给青少年树立了坏的榜样,兴奋剂的问题正在产生严重的社会后果。”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读后感言:
相关新闻 一周新闻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