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晴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3/29 9:36:25
选择字号:
全面禁捕,拯救长江“精灵”

 

■本报记者 张晴丹

短期的“禁”有时候比“不禁”还可怕,往年禁渔期一过,渔民倾巢出动,如饿狼扑食般将大鱼小鱼一网打尽,这种掠夺性、毁灭性的捕鱼,加速了野生物种种群数量下降。

本版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根据今年中央1号文件“率先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现全面禁捕”的决策部署,日前,农业部发布了《农业部关于推动落实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快退出保护区捕捞生产,实行全面禁捕,助推长江大保护和水域生态文明建设。

这让近年来多次在全国两会上坚持呼吁长江全面禁渔的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水生所所长赵进东倍感欣慰。“我们的努力总算起作用了。”他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次率先在水生生物保护区实行全面禁捕,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措施,对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和濒危水生动物保护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长江流域全面禁捕和推进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提供经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崔利锋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人为破坏:渔业资源告急

当前,渔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生态环境和水产品质量方面,长江流域是我国淡水渔业的摇篮,是经济鱼类的原种基地和鱼类基因的宝库,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典型代表。

这里共有鱼类400余种,其中淡水鱼类350种,数量居全国各水系之首。我国主要的35种淡水养殖鱼类中,长江自然分布的有26种,其中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最负盛名。另外,长江还拥有众多特有、珍稀鱼类和野生保护动物。

然而,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却没有守护好她。近年来,长江水生生物资源连年衰退,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物种濒危情况恶化。白鳍豚、白鲟、长江鲥鱼等物种多年未被发现,已被科学界宣布功能性灭绝。中华鲟、江豚等极度濒危,2014年葛洲坝下的产卵场首次未监测到中华鲟自然繁殖活动,而目前江豚数量已不足千头。

“四大家鱼”鱼苗发生量比上世纪50年代减少了97%以上,到现在,长江流域渔业年均捕捞量已不足10万吨,长江渔民切身感受:“现在一年的打鱼量还不如以前一个月多。”拯救长江渔业迫在眉睫。

导致长江水生生物资源衰退、一些水生野生动物濒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赵进东看来,过度捕捞是主因之一。“短期的‘禁’有时候比‘不禁’还可怕,往年禁渔期一过,渔民倾巢出动,如饿狼扑食般将大鱼小鱼一网打尽,这种掠夺性、毁灭性的捕鱼,造成像江豚这样的野生物种无鱼进食,加速了江豚种群数量下降。”

此外,崔利锋指出还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也要引起足够重视:长江水域污染、涉水工程建设、采砂或航运等其他人类活动。

早在2006年,中科院院士曹文宣就提出长江应全面禁渔10年,这样可以给鱼类繁衍提供充足时间,可以恢复长江流域的鱼类资源。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赵进东也提案呼吁长江10年禁渔,给长江一个生态恢复的机会。

崔利锋把水生生物看作是长江的“精灵”。“保护长江水生生物,尤其是保护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不仅仅是保护这些物种,更是保护整个长江生态环境。”崔利锋说。

系统工程:抓紧配套工作

农业部积极行动,将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任务,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渔业资源和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近日,农业部在武汉召开会议,专题部署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工作,会议同时还研究部署了2017年拯救中华鲟和江豚行动计划,并正式启动实施为期5年的“长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专项。

记者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获悉,该专项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牵头,沿江18个长期从事资源环境研究的科研单位共同承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目前正在抓紧开展“长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相关工作。

保护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坚持不懈地共同努力。

崔利锋表示,应该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现全面禁捕的基础上,控制其他非保护区的捕捞强度。同时,执行好调整后的长江流域禁渔期制度,切实把捕捞强度控制住、降下来。

另外,还要配套做好减船、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和退捕上岸工作,让渔民不但转得出,更要留得住。“有关工作的开展会面临许多未知因素,其中一大阻碍就是渔民的安置问题。”赵进东表示。

针对水域污染、拦河建坝建站和采砂航运等对水生生物资源的破坏,崔利锋指出,有关方面和地方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减少对长江的输入污染,改善长江水体环境,加强对涉水工程建设的监管和挖沙采石、航运的规范管理,减少人类活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为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在赵进东看来,这次全面禁捕可能会使长江流域水生生物的命运出现一个拐点,种群数量、生物多样性等有可能往好的方向发展。

“我建议国家应加大对长江生态环境修复研究等方面的投入,在摸清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底数的基础上,提出资源养护和环境修复的技术路线,更好地服务长江大保护和绿色发展。”崔利锋说。

《中国科学报》 (2017-03-29 第5版 农业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科学家发现第一颗拥有永久黑暗面的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