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11 11:00:22
选择字号:
中国农科院召开2017年工作会议

 

本报讯(记者李晨)1月9日,中国农科院在京召开2017年工作会议。中国农科院院长唐华俊在会上指出,2016年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唐华俊说,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这一年,中国农科院凝练重点创新任务,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进行试点期绩效考评,进入创新工程的32个研究所中,10个研究所考评结果优秀,16个研究所考评结果良好,6个研究所考评结果合格。

2016年,农作物种质资源联盟为全国无偿提供优异种质资源达3000多份次;农业大数据与信息服务联盟整合1300多万份期刊信息资源;马铃薯产业联盟开发马铃薯主食产品6大系列250余种,实现产业增值3倍以上。

唐华俊强调,2016年全院共新增主持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868项,合同总经费37.4亿元。主持“化肥农药减施”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0个专项的32个项目,在农口专项中立项数占25%,经费占31%,充分体现了占位优势。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21项、经费1.6亿元,再创新高。“棉花种质创新和高产分子育种”群体获得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

在科研产出方面,中国农科院全院共发表科技论文4722篇,其中在《自然·遗传》等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3篇,授权专利1408项,审定新品种130个。基础研究方面,在芥菜基因组结构和起源解析,白菜、甘蓝和油菜的重要性状调控基因挖掘,水稻—稻瘟菌互作过程新机制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重大成果方面,全院7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作科所“小麦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创新团队”获得农业领域第一个国家创新团队奖;14项成果获农牧渔业丰收奖;8项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43项成果获省级科技奖励。

在应用方面成绩斐然。2016年全院推广新品种210个、新产品326个、新技术281项,推广科技成果总面积3.2亿亩,推广畜禽2.7亿头(羽)。

水稻、玉米和奶牛等9个产业的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共集成140项先进适用技术,构建了29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技术生产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增产增效和绿色生态效果,被FAO作为范例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其中,种植业7种作物平均增产29.6%,节水30%,节肥26%,节省农药23%,平均每亩增效538元;养殖业每头奶牛增效1100元,每只母羊增效150元。

在国际合作方面,新签、续签各类多双边协议82份;新建联合实验室18个,获批引智基地2个;新增多双边国际合作项目66项,项目经费6000多万元。组织举办了高规格国际学术会议43个、国际培训班12个,全院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向近20个亚非国家推广水稻品种30多个,面积累计达到210万公顷,中棉系列新品种成功进军中亚,植物保护、动物疫苗和饲用植酸酶等技术也为促进我国农产品国际产能合作和农业供给侧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报》 (2017-01-11 第5版 农业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