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志伟 胡璇子 张晴丹 王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1/4 14:54:42
选择字号:
说说院长们的农科故事(下)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院长冯万玉:

保护性耕作助力

农牧交错带结构调整

北方农牧交错带具有不同于农区和牧区的独特农业农村经济形态,是一类重要的农业空间。长期以来,该区域农牧结构失衡、水资源过度开发,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日前,农业部发布了《关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快优化区域农牧业功能定位、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深度融合”。

值得关注的是,《意见》指出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就包括推进保护性耕作,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保护性农业是对传统农业耕作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以免耕播种和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为主要内容,具有减轻土壤风蚀、水蚀,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产增收的明显效果。

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粮畜产品生产基地,同时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但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基础薄弱,扩张式农业经营粗放,耕地质量退化严重,面临着粮食与生态危机的双重压力。

在内蒙古,保护性农业不仅是一项耕作技术,更是一项生态措施,它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一起构成内蒙古生态建设的基本框架,同时又与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技术,成为农作物增产增效的重要措施,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耕作制度。

针对北方农牧交错风沙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作物产量低效益差、机械装备落后、农艺农机结合不够等突出生产生态问题,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联合其他合作单位经过十余年努力,在农牧交错区土壤耕作与作物栽培和生态恢复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首先,研究揭示了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关键因子与作用机理,在农牧交错区退化农田土壤微生物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形成了旱作农田生态恢复与可持续耕作抗旱防尘技术,可减少农田扬尘35%以上、扬沙60%以上,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次,研究揭示了农牧交错区退化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的变化规律,以及作物水分效应与需肥规律,创新了秸秆覆盖地玉米、小麦和马铃薯少耕带作水肥高效综合利用技术。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土壤全量养分、肥料利用效率等显著提高,为退化农田生态环境恢复和生产能力提高提供了重要技术路径。

此外,首次揭示了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发生与演替规律,填补了农牧交错区该领域研究空白,发明了4种配伍药剂,提出并建立了环保型杂草综合控制技术及体系,减轻了环境污染,杂草综合防除率90%以上,较好地解决了杂草危害这一制约农牧交错区旱作保护性耕作发展的瓶颈性技术难题。

同时,研究创新了以保护生态为基础的马铃薯等作物少耕带作和抗旱播种保苗关键技术,减少农田风蚀50%以上,节水20%~30%,增产8%~13%,有效解决了旱作农田播种难、出苗率低和马铃薯等耕翻穴播作物土壤裸露、风蚀沙化重、保护难等瓶颈性技术难题。

在农业机械装备方面,研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麦/杂粮播种机、免耕精量播种机等10余种机械装备,有效解决了农牧交错区机械装备缺乏、播种动土量大、免耕播种难和机具适应性差、作业效率低等突出问题。

此外,集成创新了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和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技术模式及其配套的机具系统,作物平均增产15%以上,减少扬尘50%以上,为农牧交错区持续提高区域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和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目前,项目承担单位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已公开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制定地方标准10项。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万书波:

给山东农业插上

科技翅膀

2013年1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省农科院,并作出了“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等重要指示,至今已有三年多的时间。三年多来,山东省农科院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持续深入贯彻落实这一精神,努力给山东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2016年,山东省农科院在推动农业科技事业发展方面又有了新进展。其中,有2项成果获得了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现已公示结束。

一是“济薯系列专用甘薯新品种培育与加工利用”。课题组以专用品种选育为突破口,以“品种培育—标准化栽培—产后加工”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创新为主线,开展了高效育种技术、新品种培育、标准化栽培与加工技术等系统研究。

二是“农业多源信息整合与精准服务技术”。 该成果开展了面向农民的精准信息服务,使农民能够便捷获取产前、产中、产后信息,解决“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卖给谁”等问题,对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民增收意义重大。

另外,2016年11月,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利用分子标记辅助技术合作选育的“济麦23”通过了山东省审定。

2016年,山东省农科院共有11项技术被列入国家主推技术,5个品种被列入国家主推品种;23项技术被列入山东省主推技术、14个品种被列入主导品种,分别占山东总推介数量的33.8%和25.4%。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还需让成果转化落地,科技服务于田野。山东省农科院打造科技服务的品牌活动,通过多种形式促进成果转化、扎实开展科技服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好评。

早在2014年,山东省农科院编制启动了“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腾飞行动,其中就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问题提出了建设六类公益服务平台的构想,即对接生产和市场需求,发挥山东省农科院人才和学科优势,建设博士科研工作站、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科技成果试验示范基地、农科讲堂、家庭农场科技联盟和农业信息服务站点等6类平台,彰显山东省农科院作为科研单位的公益性。

截至目前,山东省农科院已建立了全省首个家庭农场科技联盟、49处博士科研工作站、5处农科讲堂、10处企业研发中心、87处高水平成果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全覆盖、零距离、立体化科技服务网络。

与媒体合办栏目也是山东省农科院在科技服务上的一个特色。“12396绿色之声对农直播间”架起了新时期农民与专家、农民与市场、农民与政府互动沟通的直通桥,形成了联合推进农村信息服务的工作机制。山东省农科院还组建了首个省级农业灾害预警与应急专家服务团,每年春季集中组织科技服务月,秋季组织农科院科技开放周。

201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这既为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对我们农业科研单位提出了要求。当前,我们的任务就是按照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来着力优化科技的供给。通过提供更受市场欢迎的科技成果,解决好优质安全农产品供给和农业资源约束等问题,努力为山东和区域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广西农业科学院院长白先进:

三大能力服务“三大生态、两个建成”

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广西农科院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主线,不断提升科研引领力、科技创新力和成果转化力三大能力,为广西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作出了新的贡献。

2016年,广西农科院不断提高二层机构领导班子及科研团队领头人科研全球视野和生产一线感知,提高其跨区域、跨学科科研组织能力,培养产业科技权威。通过优化组合,组建了100个学科团队,并连续稳定支持这些团队创新研究。同时,每一个科研团队都与国内外相关学科优势团队逐步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借力创新,主动融入全国、全球产业科技创新网络。

广西农科院在若干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广西葡萄一年两收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荣获2015年度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使诸多鲜食和酿酒葡萄品种在广西实现了双季种植;桂糖系列新品种逐步显示出取代“新台糖22号”的优势,2016年占广西糖料蔗种植总面积的1/5以上,在部分蔗区占到主导地位;“丰田优553”成为广西第一个米质达到国标优质米三级标准的感光型超级杂交稻品种,“美优796”连续两年成为国家水稻主导品种;“桂单0810”推广面积超165万亩,约占广西玉米种植面积的1/3,打破了洋品牌垄断广西玉米种子市场的历史;“粉垄技术推广的可行性”通过论证,并在全国各地迅速推广,产生明显增产效果;育成“大果甜杨桃一号”等4个新品种填补了我国大陆地区杨桃新品种选育的空白。

依托科技创新优势,广西农科院加快构建区市县联动、产学研一体的立体复合型创新体系,全面增强广西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

立足地方,广西农科院与广西11个地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了11个广西农科院分院;立足作物,广西农科院与广西农业厅2016年新增共建特色作物试验站25个,至此试验站总数达到60个,覆盖了全区超过一半的县(市、区),涉及了广西大部分的特色作物,集聚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优势技术、重点项目,在全国走出了科技精准服务特色产业发展的广西模式。

为加强同市县联系,实行了院领导分片区联系市县制度,一个院领导联系3~4个市,一个研究所对接3~4个示范园区和10~20家龙头企业,一个学科团队对应2~3个特色作物试验站。

为支持“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建设,推出了一大批清洁生产技术,派出了20多个专家工作组指导全区各地发展富民产业。

为支持全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实施了“百名专家联系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企业”活动,派出30多个专家组,筛选百项先进技术成果,主动对接服务示范区近百家企业,为30多个市县编制了园区规划。

为支持全区精准扶贫工作,实施了“科技精准扶贫‘三百’行动”,组织百名专家深入全区54个贫困县,对接服务百家企业产业科技扶贫,筛选并推广了一批适用、管用和效益显著的技术成果,为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开发提供科技支撑。

为加强院企合作,实施了“联百企、进千村、扶万户”行动,采用科技特派专员模式,与中农发集团、华润五丰等央企和广西兆和种业等300多家农业企业,联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了“百企合作、千村示范、万户帮扶”大格局,为广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下一步,广西农科院将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扣自治区党委、政府“三农”中心工作,围绕“突出创新优势、服务八桂农业、争创国内一流”目标,抓牢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这条主线,实施科研引领力、科技创新力和成果转化力提升工程,深入开展精准扶贫、产业富民、服务示范区三大行动,为广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供强力支撑。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学林:

打造云南高原农业科研“航空母舰”

国家始终高度重视高原地区农业发展。此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强调,要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发展云南多样性农业。

云南农科院历史悠久,区域特色明显。长期以来,围绕支撑和引领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进行科技创新,紧紧围绕域特色农业发展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成果转化等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

云南农科院在农业种质资源研究、生物资源利用研究、高原特色农业研究、粮食安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及以周边国家为主的农业合作研究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优势,在特色资源利用和品种选育方面产出尤为显著,每年获得40个左右的新品种认定,制定20项左右的各类标准,20项左右的国家专利获得认证,每年获得成果占全省农业领域一半以上,一、二等奖占云南省农业领域的2/3,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献智献力,发挥着全省农业科研排头兵和航空母舰的作用。

2016年是名副其实的成果丰收年,成效也非常显著。云南农科院获得了国家国际合作奖1项,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以及三等奖十几项。最典型的成果代表是玉米育种,围绕我国热带和亚热带玉米种植区的品种和品系的技术构建,培育的“云瑞888”等系列玉米品种,推广面积累计达到1400多万亩,推广到东南亚、南亚及南非国家,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作为云南省重要的农业科技单位,云南农科院更加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关键技术的集成与运用,更好地促进科技与经济的融合。

主要体现在:一是更加注重成果的展示,每年新品种、新产品及新技术推广面积稳定在2000万亩左右,占全省种植面积的1/4左右;二是更加注重与地方农科院所和农业推广部门的结合,将先进适用技术纳入国家或全省主导推广的品种或技术,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三是更加注重科技扶贫工作,把产业扶贫当作科技成果转化的主战场;四是更加注重科技在水电、交通及扶贫移民工作中的应用,加强移民规划和后期产业扶贫工作中的应用。

以扶贫为例,云南是边疆民族省份,贫困县全国排第一、贫困人口全国排第二,为帮助地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云南农科院作了大量探索和一系列工作,认真总结全省农业科技扶贫经验、创新扶贫模式。

比如,针对每个地区,精确识别地方发展中的制约因素,精准提供优良的品种和先进的技术,做技术示范院建设,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等。在景谷顺南村开展产业扶贫及电商模式;在独龙族集聚的独龙江乡进行了玉米、马铃薯及其他中药材的栽培试验示范;在砚山维莫乡开展产业扶贫与石漠化治理示范,效果显著,都得到了社会公认。

云南农科院在新形势下,将进一步加大学科调整,以适应农业供给侧改革和高原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高原地区农机农艺结合、生物种业及国际农业合作等领域拓展学科领域,为全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新疆农业科学院院长陈彤:

做“一带一路”农业科技合作的先行者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如何开展新疆现代化农业建设已成为新疆各界考虑的一件大事,而这也成为新疆农科院施展拳脚的战场。

毋庸置疑,对新疆农业来说,“一带一路”战略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一方面,高水平的开放倒逼新疆农业改革,加速农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步伐。另一方面,外向型农业竞争加剧。新疆农业的发展要立足本地优势,通过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打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科技合作的通道。

近年来,新疆农业进步显著,粮食实现“八连增”,棉花突破400万吨,特色林果产量实现1000万吨,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后备基地、国家最大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重要的瓜果基地,而取得的一系列成绩离不开新疆农科院的科技支撑。

科技创新贯穿了新疆农科院发展的始终。新疆农科院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重点以新品种培育为核心,在高产高效栽培、良种繁育、果粮(棉)兼作模式、土壤改良、农业节水灌溉,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农业机械装备、农产品加工、设施农业等领域获得了一批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

其中,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创制出一批特性突出、有育种价值的新种质资源,育成一批优质专用抗逆超高产新品种,如审定了3个棉花新品种、4个水稻品种。在农业生产关键技术和在粮食作物、棉花、果树、设施作物、特色作物等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通过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一大批科技成果迅速向企业、社会转化转移,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带动了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建立协同创新机制至关重要,应该定好目标、选准产业,让企业充分参与农业科技合作,才能将科技成果尽快转化到中亚等国,更好地服务国内,从而加速国内科技创新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加强农业科技合作、推进协同创新机制的建立,今年6月,新疆农科院作为发起单位,联合西北其他四省区成立了西北科技创新联盟,旨在共同服务国家农业创新驱动和“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西北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此外,新疆农科院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等平台,今年还启动实施了棉花绿色增产增效模式攻关升级版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集成创新与示范项目(西北地区);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建的国家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新疆开放研究基地本年度启动,承担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开放合作基地建设项目;还开展了广泛的区域、行业合作,先后与海南省农科院、湖北省农科院和大连理工大学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

“十三五”期间,新疆农科院将紧紧抓住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按照以科技引领现代农牧业发展的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创新立院、人才强院、开放办院”,更加突出协同创新,更加突出平台建设,更加突出成果转化。

力争到2020年,建成我国面向中亚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使新疆农科院率先成为推动科技体制管理改革的践行者,率先成为引领自治区农业科技创新的领头雁,率先成为服务农村的排头兵,率先成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走向中亚的先行者,为支撑自治区现代农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本版由本报记者秦志伟、胡璇子、张晴丹、王方采访报道,蒋志海制版)

《中国科学报》 (2017-01-04 第8版 区域)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