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秋生 来源: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2011-8-5 12:22:23
选择字号:
何祚庥院士专访:批评靠科学不能凭感情

 
何祚庥简介
 
1927年生于上海。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理论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两弹研制参与者之一。 早期从事粒子理论等研究,目前从事微子质量问题、中微子震荡问题及双β衰变理论的研究等。他对伪科学、环保、核电等发表独到见解,成为“曝光率”颇高的新闻人物。主要成就: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及多种奖励。代表作:《量子复合场论的哲学思考》。
 
印象:一不做,二不休
 
早就知道大名鼎鼎的何祚庥。他因为敢于向“特异功能”之类伪科学开战,成为备受关注的新闻人物。也曾试图联系采访何祚庥,电话打到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接电话的人说,何先生很忙,谢绝采访。便以为他是个傲气十足的院士。
 
2011年6月18日,南开大学为杨振宁贺“望九之寿”。主持人介绍了贵宾之一的何祚庥。我见到了个头不高、声音很亮,逗得诸位专家、教授哈哈大笑,颇有风趣的何祚庥。这与我此前的“以为”大相径庭,便越发激起了要采访他的欲望。我递上名片做自我介绍,说很早就想采访您,如果方便我到北京拜访您。他说,好啊!就在我的采访本上写下了他的手机号,还有家庭电话。笑着递给我说,好了,这样你就肯定能找到何某人啦!
 
爽快!爽快得让我大感意外!宅电属于“绝对隐私”,休说名人,一般人也是秘不示人的。这个何教授,果然很特别!
 
写完杨振宁的稿子,我打电话约定采访。他说,这周就明天上午有时间,你来所里聊吧!7月6日,我如约来到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他坐下就说,你提吧,我来答记者问!一副拉开架势应战的样子。不到20天的时间,我先后采访了两位物理学家,杨振宁与何祚庥还是好朋友,这二位的差别也忒大啦!杨振宁平静而内敛;何祚庥则汪洋恣肆,雄辩滔滔。
 
在中国的科学家当中,就有些问题能够站出来说话的人,还比较少。何祚庥却不然,从较早的反对“特异功能”、反对伪科学,到最近的反对核能“大跃进”……由于敢说话,他也备受争议。我说,是什么原因,让您能够这样做,成为一个敢于发表见解的科学家?
 
他听了我的问题哈哈大笑,说回答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先说简单的。1955年,中央决定搞原子弹。钱三强教授亲自点名调我进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为推导出两弹方程式,我和同事们一天十几小时地猜想、讨论、计算,常常争论得面红耳赤,甚至互骂“狗屁不通”。那是多么令人难忘的针锋相对的场面!学术批评,就是不讲面子、不论对错,互骂“狗屁”也没关系。为了科学嘛,谁也不计较!我不过是把学术争论、学术批评的方法运用到社会批评当中,有人不习惯,有人受不了。其实呢,它就这么简单!
 
我说,您提的问题,别人未必没想过,但是人家不说。您为什么非说不可?
 
他说,这与我的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跟我年轻时为什么参加革命以及革命以后受到的锻炼有很大关系。
 
没想到,何祚庥还是一个老革命,1945年考入上海交大,1947年转入清华大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说,为什么?就是因为美国在广岛、长崎扔了两颗原子弹!你要知道,1945年这两颗原子弹,在我们这些热爱科学的青年学生当中,那是震动极大呀!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厉害的东西!觉得原子弹比化学更重要,就想改行学物理。有一个机会,清华大学可以招收转学生。要考试,题目非常难,录取标准非常高,没考上几个人,我是幸运者之一。一方面是关注原子弹,一方面是关心国家的前途……
 
我们当时入党,说老实话,的确没有想到将来会做官,一点儿也没有!而且,很可能面对的是牺牲。完全是出于爱国爱民。
 
为什么要参加革命?在我们的队伍里有两类人群,一类是受压迫受剥削的,凭着阶级感情参加了。一类是为了实现理想。我家不是穷人,经济条件比较好。我们这些人参加革命,就冲着一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是信仰,是认为马克思主义有道理。主要是念了一本书,苏联的教科书《政治经济学》,从商品分析说起,揭示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社会是按照一定规律发展的,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现在有些年轻人想不明白,当初,为什么有那么多知识分子要跟着共产党走?就是因为他走的是科学道路!那时的思潮呀、主义呀,很多,但是走不通呀!科学社会主义是可行的啊!
 
我们是为科学而奋斗。你听明白了没有?尤其是我们搞自然科学的人,不是轻易就信仰什么,就随便走什么路的,是要经过冷静分析的。请你注意这句话呀,革命要依靠科学!中国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就是靠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的实际,走了一条科学发展的路。毛泽东在革命上是讲科学的,不搞教条主义,他指挥就打胜仗呀,他的战略战术是科学的……
 
一位84岁的长者,讲起曾经的岁月和追求,热情洋溢、滔滔不绝,说到动情处还舞动着拳头,或开怀大笑。他讲了很多很多,其中包括“文革”后的反思……
 
我说,听明白了,您选择的是一条追求科学、信仰科学、捍卫科学、坚持科学的道路。
 
他哈哈大笑着说,你的理解力还不错!我这是回答你的为什么呀。我这个人,一不做,二不休。一直高度关注我们的发展道路怎么走,包括现在也在关注!有些事做得不对,我看到了,就要说出来。做我能做的事。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是,有些问题,我是有能力研究的。比如核电问题,环保局没人懂核呀,我就要站出来讲。我觉得,做这样的事情,我还可以!
 
批评靠科学不能凭感情
 
记者:您说当初入党不为做官,是为了推动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以您的资历,如果做官,可能到相当级别了?
 
何祚庥:曾经让我做官,级别不低。但是我说,我的性格不适合做官。就放弃了。因为,做官还要有点儿另外的本事,我直率的性格,不适合做官。
 
记者:您是觉得自己更适合做科学研究?
 
何祚庥:搞科学就要研究嘛。面对“特异功能”之类伪科学,你要研究呀。它到底错在什么地方?需要研究啊!我每次提出问题,都要有根据,要做调查研究的。批评要依靠科学,不能凭感情或热情。给你举个最典型的例子好不好?
 
解放以后,我在中宣部工作过5年,对我的成长帮助很大。当时中央部署要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我看到一个材料,陈寅恪,知道吧?清华大学的著名教授,著名历史学家。他研究杨贵妃是不是处女。杨贵妃本来是跟寿王结婚的,唐明皇看儿媳妇挺漂亮,非要拉去做他老婆。中间耍了很多鬼,我们不讲那个。反正也不是个好事情。有些人就写文章,说虽然杨贵妃嫁给寿王,但是她没入洞房,她还是处女。陈寅恪就考证杨贵妃是不是处女。结论:不是处女。
 
我看了这篇文章大笑,无聊考证!无聊嘛!我拿了材料找领导,说陈寅恪写了这么个东西,不是很好的批判材料吗?
 
当时理论宣传处的处长是许立群,年纪比我大。他说,小何你不对。陈寅恪做的这个工作,在科学上是重要贡献!陈寅恪当时定位是资产阶级历史学家,但是陈反封建。他说,唐明皇把儿媳妇抢去做他的老婆,这在封建社会也是不道德的事情。封建社会是帝王专制,这是丑事!一堆封建史学家为了掩盖这件丑事,非要把杨贵妃说成还是处女。陈寅恪把她考证出来,说她不是处女,这件事情一箭双雕:既揭露了封建统治者丑陋的一面,同时,又揭露了封建史学家丑陋的一面,他们拍马屁。
 
我听了以后恍然大悟,比我高明!我年轻仅凭热情,觉得无聊。但是,许立群站得比我高,从有利于团结多数,打击封建主义的角度出发。陈寅恪不是批判的对象。另外,这本身也是科学研究呀,让你证明杨贵妃不是处女,这也很不容易做啊!不能靠猜呀,要考证,这个考证很难啊!
 
你理解了吧?我们干一些事情,批判一些东西,是要讲科学的。我年轻时就是受到这样的教育和训练。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呀,一比,就从心里认同,他比我高明。光靠热情不行!
 

1 2 下一页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