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见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1-10-17 9:22:54
选择字号:
乔布斯的启示:谁能把每一天都当最后一天
 
□郑见
 
有三个苹果改变了世界。第一个诱惑了夏娃,第二个砸醒了牛顿,第三个曾被史蒂夫·乔布斯掌握。
 
而在后两个中,牛顿是贵族式研究方式的典型,乔布斯则用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告诉我们,他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中最后一天去生活。
 
欧洲古典的贵族式研究方式是完全凭借好奇心和个人兴趣进行研究。而能把每一天都当最后一天过则包含了好好把握每一天和“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选择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去做的双重意义。
 
在全世界“果粉”为创新天才乔布斯的离去难过时,我国对原创成果和创新型人才的渴求,让培养“乔布斯”式领军人才成为热门话题。
 
中国不缺乔布斯那样智商的人,也不缺乔布斯那样勤奋的人,缺乏的是创新氛围、鼓励创新的机制和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
 
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近日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指出:“现在我国的研究支持经费30%由国家拨款,70%必须通过申请和竞争。而在有些科研水平较高的国家,这两个比例基本上是反过来的,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多数科研者的处境就像任何一款即时战略型游戏,一开始没有资源、没有装备、没有队伍让你去冲锋陷阵、攻城略池。你必须努力去找资源,分配资源去升级装备、升级战斗力、抵抗力。首先保证当前的生存,然后去争夺更多的资源,让自己足够强大再去过关斩将。如果你有幸在开局找到一处富矿,此后可能每一关都能得心应手。若非这样,你可能此后要走得步步惊心。
 
2005年,汉字激光照排之父王选院士在谈到科学研究环境建设时说:给足钱、配备人、少评估、不干预。营造稳定支持的宽松环境,缓解科学家多头申请压力,激励科学家安心、专心、潜心研究。
 
的确,只有“让研究人员吃饱喝足”,没有“近忧”才能“远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政策局局长韩宇在某科技创新论坛上说:“重大的变革性突破经常会出自科学家好奇心驱动的自由探索过程中,而非专门的研究项目所能计划和资助完成的。”(《中国青年报》2011年8月5日)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创造力、自觉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包含在最上层的自我实现需求中。但我们生理、安全、情感和归属感等基本的需求很多时候未能完全满足,自然难以倾心于原始创新。
 
尽管贵族式的研究方式早已成为过去,但进行科学研究却不能没有贵族式的心态。
 
马博(Peter Marber)在《富足年代:全球化的新说法》一书中,将人类社会发展分为生存阶段、物质阶段和体验阶段。并断言随着人们新的物质和体验型愿望日益取代为生存而进行的挣扎,人们价值观和需求的改变将为大多数人和社会带来极大繁荣。
 
也许我们当前的社会阶段未发展到那种程度,也许我们追求创新的脚步太快,太急于解决当前的问题。所以难以营造创新的机制、氛围和贵族式的科研心态。
 
“记住你将死去”是乔布斯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但在绝大多数人不得不把科研视为职业,当做谋生手段的今天,谁又能真正做到?
 
《科学时报》 (2011-10-17 A4 基金)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