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锐:钛铸强国器
“奋斗者”号载人球舱在10909米深海顶住2000头非洲象般的压力,长征五号氢泵叶轮在-253℃超低温下以超音速旋转,C919大飞机国产发动机的钛铝叶片划破长空……这些“大国重器”的核心部件上,都凝结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杨锐团队的执着与创新。
2025年,杨锐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他的人生轨迹恰似钛合金材料——以坚韧承托使命,以突破定义边界,在“上九天”“下五洋”的征程中,成就科学家与国家需求的同频共振。
“材料是工业的骨骼,钛合金的韧性与强度,恰如科研工作者需要的坚守与突破。”从实验室配方到生产线产品,从剑桥博士后到钛合金领航者,杨锐深耕钛合金领域数十年。如今,他正带领团队攻关新一代耐高温钛合金,目标是支撑高超音速飞行器突破2000℃耐热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