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Engineering 发布时间:2025/8/5 16:17:30
选择字号:
微生物固碳技术助力水泥行业碳减排,钢渣高值化利用迎来创新的解决方案 Engineering

论文标题:Microbial-Enhanced Steel Slag Fixation of CO2 from Cement Kiln Flue Ga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upplementary Cementitious Material

期刊:Engineering

DOI:https://doi.org/10.1016/j.eng.2025.03.024

微信链接:点击此处阅读微信文章

最近发表在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上的一项研究揭示了一种解决建筑材料领域两大关键挑战的新方法:高效利用钢渣以及减少水泥生产中的二氧化碳排放。该研究由东南大学的钱春香教授团队完成,探索了将微生物技术与回转式工艺相结合,加速钢渣的碳酸化,从而固定水泥窑烟气中的CO2,并生产出辅助胶凝材料。

水泥生产是全球CO2排放的重要来源,占总排放量的约8%。钢渣是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碱性固体废弃物,全球每年产量超过4亿吨。尽管钢渣在建筑领域有潜在用途,但其综合利用率不到30%,导致大量堆积并引发环境问题。

固碳反应器及CO2排放路径示意图

通过钢渣碳化生产水泥和混凝土的辅助性胶凝材料,可以实现钢渣高效利用和固定CO2的双重有益效果。此项研究结合微生物技术和回转式工艺,加速钢渣固定水泥窑尾烟气中的CO2。该方法使CO2的固定速率提高2倍以上,1 h的固碳率达10%左右,并且在全年不同季节均具有稳定的效果。

研究发现,固碳率和颗粒细度是改善钢渣安定性和活性的关键。当固碳率超过8%且比表面积不低于300 m2/kg时,可解决钢渣安定性问题,实现钢渣的安全利用。固碳钢渣粉中残留了微生物,其成核作用可以提高硅酸盐水泥水化速率形成更多的水化产物,微生物调控形成生物碳酸钙的晶体尺寸更小,有利于形成单碳铝酸盐提高强度。在相同的固碳率下,微生物矿化钢渣粉的水化活性较碳化钢渣粉更高,在固碳率10%、比表面积600 m2/kg时,采用30%微生物矿化钢渣粉替代水泥熟料,其活性指数达到87.7%。

该研究为建材领域碳减排和钢渣安全高效利用提供了可持续方案,并拓宽了微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

论文信息:Chunxiang Qian, Yijin Fan, Yafeng Rui, Xiao Zhang, Yangfan Xu, Microbial-Enhanced Steel Slag Fixation of CO2 from Cement Kiln Flue Ga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upplementary Cementitious Material, Engineering, https://doi.org/10.1016/j.eng.2025.03.024.

更多内容

西湖大学鞠峰团队构建新型微生物组提升污水处理脱氮除磷效能

东南大学团队研发新型传感系统,手机秒变高灵敏气体检测仪

哈工大揭示氨对正己酸生产影响的机制——影响途径、关键酶和微生物

Engineering青年编委招募

Engineering征稿启事:人工智能赋能工程科技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超加工食品减重效果更差 微型中微子探测器有望检验物理定律
一道“超级闪电”刷新最长闪电纪录 量子电池理论研究取得新进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