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火法冶金协同处理铅膏与黄钾铁矾:回收富银合金及废物最小化| MDPI Recycling |
|
论文标题:Waste Minimization of Lead Paste and Jarosite to Recover a Silver-Rich Alloy by the Pyrometallurgical Route
原文链接:https://www.mdpi.com/2313-4321/9/6/119
期刊名:Recycling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recycling
研究背景
有色金属工业会产生工业废料,例如矿渣、粉尘或沉淀残渣,其中含有大量的贵金属,例如锌、铅、铜以及银、金等贵金属。这些可能含有危险成分的废料大多无法回收利用,必须进行专门的填埋处理,这不仅会造成环境问题,还会增加额外成本。来自墨西哥国家理工学院(Instituto Politécnico Nacional)的学者Jose Enrique Sanchez Vite及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火法冶金工艺:在硅碳坩埚中以1200℃协同处理两种废料,添加碳酸钠(Na2CO3)作为助熔剂和脱硫剂,同步回收富银铅合金并固定硫以减少SO2排放。这种新颖的火法冶金方法不仅解决了银和铅等贵金属的增值问题,还减少了工业废弃物的累积。
研究过程与结果
研究团队采用火法冶金工艺协同处理两种工业废物:铅酸电池回收产生的铅膏(含铅90.65%、硫5.34%)和湿法炼锌产生的黄钾铁矾渣(含硫17.47%、铁8.36%、银0.0143%)。实验固定添加30%碳酸钠(Na2CO3)作为助熔剂与脱硫剂,在硅碳(SiC)坩埚中以1200℃熔炼2小时,测试了三组混合物比例:55%铅膏+15%黄钾铁矾、50%铅膏+20%黄钾铁矾、40%铅膏+30%黄钾铁矾。关键结果如下:
富银铅合金回收:当配比为30% Na2CO3-40%铅膏-30%黄钾铁矾时,金属相银品位达126ppm,为最高值。XRD证实合金为Pb-Ag固溶体,银源于黄钾铁矾被铅液相捕获。配比优化显示:黄钾铁矾增至30%可提升银回收率,但略微增加硫化铅(PbS)残留。
硫固定与渣相特性:上述配比产生最大渣量(53.22g),渣中含硫量达9.47 wt.%。XRD与SEM-EDS揭示渣中形成稳定的硫酸钠(Na2CO3)和硫酸铁钠(Na2Fe(SO4)2),有效固化硫元素。黄钾铁矾中的铁通过形成FeS而非SO2实现硫固定,碳酸钠进一步促进该过程。碳化硅坩埚参与反应,其硅元素与黄钾铁矾中的钙形成硅灰石(CaSiO3),但黄钾铁矾比例增加会减少硅灰石生成。
工艺协同优势:共处理使熔融温度降至1200°C,较单一黄钾铁矾处理所需温度(1400–1700°C)显著降低。黄钾铁矾比例增加可减少质量损失,因其强化了硫固定。最高黄钾铁矾配比(30%)的渣相硫固定能力最强,大幅降低SO?排放风险。

30Na:40P:30J试验炉渣样品的SEM显微照片,EDS技术显示 S、Fe、Si、Na 和 Ca 的存在
研究总结
本研究通过优化铅膏与黄钾铁矾渣的协同处理工艺,确定30% Na2CO3–40%铅膏–30%黄钾铁矾为最佳配比(1200℃)。这一进展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铅膏和黄钾铁矾废料,回收其中的贵重金属,并将其转化为富银铅合金,并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向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排放来减少气体污染。这种方法通过促进资源再利用和减少废物,为循环经济做出了贡献。
期刊介绍
期刊发表资源回收、再利用、废弃物管理与循环经济等相关领域的原始性、首创性成果,主题涵盖工业资源回收的创新工艺、工具与方法学,废弃物处理技术,循环经济,零废弃项目实践,回收利用相关政策,回收经济学,回收过程的环境与社会影响,以及产品(生态)设计与回收等方向。目前已被ESCI (Web of Science)、Scopus、FSTA、DOAJ等数据库收录。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