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名:Toxics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toxics
一、文章荐读
本期精选两院院士在Toxics期刊的发文,通过这些重要学术成果与深度思考,展现其在各领域的前沿探索与战略洞察。助力广大读者把握学术发展趋势,拓宽研究视野。欢迎各位学者阅读。
文章1
英文标题:Spatial Distribution, Sources, Air–Soil Exchange, and Health Risks of Parent PAHs and Derivative-Alkylated PAHs in Different Functional Areas of an Oilfield Area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North China
中文标题:黄河三角洲某油田不同功能区内母体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烷基化多环芳烃的空间分布、来源、气土交换及健康风险
作者Wenxing Wang et al.
文章链接:https://www.mdpi.com/2305-6304/11/6/540

文章摘要:
了解油田区域多环芳烃(PAC)的空间分布、来源及其在气—土交换过程中的分布状况,对于制定有效的PAC污染控制措施至关重要。本研究于2018-2019年在胜利油田所在的黄河三角(YRD)地区采集了48个被动空气样品和24个土壤样品,共计7个功能区(分别为城区、油田区、城郊区、工业区、农业区、泵站附近区和背景区),并对所有空气和土壤样品中的18种母体多环芳烃 (PAH) 和5种烷基化多环芳烃(APAH)进行了分析。大气和土壤中PAHs的含量分别为2.26至135.83 ng/m3和33.96至408.94 ng/g,APAHs的含量分别为0.04至16.31 ng/m3和6.39至211.86 ng/g。大气PAHs浓度随着距城区距离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土壤中PAH和APAH浓度均随着距油田区距离的增加而降低。PMF分析表明,对于大气中的PACs,在城区、城郊和农业区,煤/生物质燃烧是主要贡献源。而在工业区和油田区,原油生产和加工源的贡献较大。对于土壤中的多环芳烃(PAC),人口密集区域(工业区、城区和郊区)受交通源的影响较大,而油田和泵站附近区域则受石油泄漏的影响较大。逸度分数(ff)结果表明,土壤普遍排放低分子量多环芳烃(PAH)和对羟基苯甲酸(APAH),并吸收高分子量多环芳烃(PAH)。空气和土壤中(PAH+APAH)的终生增量致癌风险(ILCR)均低于美国环保署设定的阈值(≤10−6)。
文章2
英文标题:Comparative Metagenomic and Metatranscriptomic Analyses Reveal the Response of Black Soldier Fly (Hermetia illucens) Larvae Intestinal Microbes and Reduction Mechanisms to High Concentrations of Tetracycline
中文标题:比较宏基因组学和宏转录组学分析揭示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幼虫肠道微生物对高浓度四环素的反应及还原机制
作者Xiangtao Kang et al.
文章链接:https://www.mdpi.com/2305-6304/11/7/611

文章摘要:
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幼虫(BSFL)因其强大的肠道菌群而具有显著的抗生素降解能力。然而,BSFL肠道菌群对高浓度抗生素胁迫的响应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宏基因组学和宏转录组学分析,分别探究了BSFL肠道菌群的变化以及响应1250 mg/kg四环素的功能基因。生物生理表型分析表明,BSFL的存活率不受四环素影响,而生物量和底物消耗略有降低。饲养8天后,天然BSFL的四环素降解率比无菌BSFL高出20%。宏基因组学和宏转录组测序结果揭示了BSFL整体菌群与活性菌群之间的差异。宏转录组分析表明,肠球菌属(Enterococcus)、迷走球菌属(Vagococcus)、普罗维登斯菌属(Providencia)和巴氏杆菌属(Paenalcaligenes)是对四环素有响应的活性菌属。此外,基于响应四环素压力的活性功能基因,我们推测了BSFL肠道微生物的响应机制:介导外排泵表达的Tet家族将四环素排出体外,而tetM和tetW则将其从核糖体中释放出来。最终,四环素被去乙酰化酶和新型酶降解。总之,这项研究为昆虫响应高浓度抗生素的活性肠道微生物及其功能基因提供了新的见解。
文章3
英文标题: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Health Risk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Compounds (PACs) in Soils of a Coking Plant
中文标题:某焦化厂土壤多环芳烃(PACs)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
作者Shu Tao et al.
文章链接:http://www.mdpi.com/2305-6304/12/3/179

文章摘要:
焦炭生产是环境中多环芳烃(PACs)的重要来源,包括母体多环芳烃(PAHs)及其衍生物。焦化厂附近的污染主要集中在母体PAHs,而对剧毒衍生物的关注较少。本研究从焦化厂内外采集土壤样品,检测母体PAHs及其衍生物(包括甲基化PAHs、含氧PAHs和硝化PAHs)的浓度,并采用空间插值方法确定其空间分布模式。采用潜在污染源识别和增量终身癌症风险分析方法,全面了解焦炭生产过程中PACs的污染状况及其健康风险。厂内总PACs浓度为7.4至115.8mg/kg,高于厂外(0.2至65.7mg/kg)。母体PAHs及其衍生物浓度的空间分布总体上随着距工厂距离的增加而降低,母体PAHs及其衍生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 < 0.05),表明其来源相对一致。根据诊断比值可将土壤PACs的潜在排放源归结为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而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进一步表明一次排放和二次生成共同影响PACs含量,分别占60.4%和39.6%。土壤PACs的暴露风险主要由16种优先控制的PAHs决定,非优先控制的PAHs对暴露风险的贡献仅为6.4%。
文章4
英文标题:Investigation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ir Pollution 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the European Population: A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中文标题:欧洲人群中空气污染暴露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关系的调查: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作者Lanjuan Li et al.
文章链接:https://www.mdpi.com/2305-6304/12/3/228

文章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同时,由于先前观察性研究的结果相互矛盾,空气污染与NAFLD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争议。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来检验欧洲人群中空气污染物水平与NAFLD风险之间的潜在相关性。英国生物样本库联盟提供了各种空气污染指标(PM2.5、PM2.5吸光度、PM2.5-10、PM10、NO2和NOx)的汇总统计数据。此外,我们从三项研究中获得了有关NAFLD的信息,包括一个推导集和两个验证集。在不同的MR框架下进行了异质性、多效性和敏感性分析,并使用工具检测了与混杂因素(例如教育、吸烟、饮酒和BMI)相关的变量。在推导集中,单变量孟德尔随机化(UVMR)观察到PM2.5、NO2和NAFLD之间的因果关系(优势比(OR)=1.99,95%置信区间(95%CI)=[1.22至3.22],p=0.005;OR=2.08,95%CI=[1.27至3.40],p=0.004)。在多变量孟德尔随机化(MVMR)中调整空气污染物或酒精摄入频率后,上述遗传相关性消失。在验证集中,UVMR中仍然存在零关联。我们使用遗传数据进行MR分析的结果并未提供欧洲人群中空气污染与NAFLD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流行病学研究中观察到的关联可能部分归因于混杂因素。
文章5
英文标题: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 and Organophosphate Flame Retardants in the Upper Yangtze River: Occurrenc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中文标题:长江上游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以及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存在、时空分布和风险评估
作者Fengchang Wu et al.
文章链接:http://www.mdpi.com/2305-6304/13/2/116

文章摘要:
新兴污染物(CECs),包括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和有机磷酸酯阻燃剂(OPFRs),由于其持久性、生物累积潜力和毒性而引起了全球关注。本研究全面调查了中国长江上游地表水中18种PFASs和9种OPFRs的存在、时空分布、潜在来源及其生态和人类健康风险。水样采集于2022年和2023年,取自长江干流和五条主要支流(岷江、金沙江、沱江、嘉陵江和乌江)。PFASs和OPFRs的总浓度分别为16.07至927.19 ng/L和17.36至190.42 ng/L,干流中的浓度始终高于支流。超短链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s)(例如TFMS)和卤代有机阻燃剂(OPFRs)(例如TCPP)是主要化合物,可能源自工业排放、废水排放物和其他人为污染源。生态风险评估表明,大多数采样点的风险为低至中等,废水排放点附近的风险较高。人体健康风险评估表明,非致癌风险可忽略不计,但发现特定地区(尤其是乐山市)成人接触OPFRs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本研究强调了了解长江上游PFASs和OPFRs的命运和影响的重要性,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污染控制策略和风险管理措施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文章6
英文标题:Mycotoxin-Caused Intestinal Toxicity: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Further Directions
中文标题:霉菌毒素引起的肠道毒性:潜在的分子机制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作者Jianzhong Shen et al.
文章链接:http://www.mdpi.com/2305-6304/13/8/625

文章摘要:
霉菌毒素是由多种真菌病原体产生的一类高毒性次级代谢产物。霉菌毒素污染常见于食品和饲料中,由于其致癌、致突变和免疫抑制特性,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构成重大风险。值得注意的是,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主要包括伏马毒素B1、B2和FB3)、黄曲霉毒素B1(AFB1)和T-2/HT-2毒素是食品和饲料中的主要霉菌毒素污染物。毫无疑问,接触这些霉菌毒素会破坏肠道健康,尤其会损害人和动物的肠道上皮。本文总结了这些霉菌毒素对人类和动物肠道健康的有害影响。霉菌毒素污染的分子机制包括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紊乱的诱发、肠道屏障的破坏、氧化应激的触发以及肠道菌群失衡,并涉及MAPK、Akt/mTOR、TNF、TGF-β、Wnt/β-catenin、PKA、NF-kB、NLRP3、AHR、TLR2、TLR4、IRE1/XBP1、Nrf2和MLCK等信号通路。microRNA的异常表达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我们期望本综述能为控制霉菌毒素污染引起的肠道健康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并推动防治产品的研发。
文章7
英文标题:Characterization and Source Analysis of Water-Soluble Ions in PM2.5 at Hainan: Temporal Variation and Long-Range Transport
中文标题:海南省PM2.5中水溶性离子特征及来源分析:时间变化与长距离传输
作者Hong He et al.
文章链接:http://www.mdpi.com/2305-6304/13/9/804

文章摘要:
我们探究了PM2.5中水溶性离子的质量浓度及其在不同时间尺度和浓度水平下的变化特征。利用正矩阵分解(PMF)模型和后向轨迹分析,我们重点识别PM2.5及其水溶性离子组分的来源,特别注重区域传输。研究结果表明,2021年8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海南省总水溶性离子的平均质量浓度为7.0±4.4µg m−3,占PM2.5的73.5%±24.4%。二次离子(SO42−、NO3−、NH4+)占总水溶性离子的84.0%±12.4%,其次是海盐颗粒物。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浓度最高,夏季最低。PMF分析结果显示,二次源、燃烧源、扬尘源和海洋源是监测点PM2.5的主要来源。水溶性离子的潜在来源和输送路径呈现出明显的季节特征,长三角—珠三角—福建走廊的陆源外流控制着海南PM2.5的年最大值,而偏南的海洋气流则带来了年最小值;扬尘/二次气溶胶(冬春季)、燃烧源(秋季)和海洋稀释源(夏季)的季节交替决定了海南岛的空气质量变化规律。
二、特刊书推荐:
1. Drug Metabolism and Toxicological Mechanisms
https://www.mdpi.com/books/reprint/11564-drug-metabolism-and-toxicological-mechanisms
2. Health Effects of Exposure to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https://www.mdpi.com/books/reprint/11356
3. Emerging Pollutants in the Environment
https://www.mdpi.com/books/reprint/11331
4. Skin Sensitization Testing Using New Approach Methodologies
https://www.mdpi.com/books/reprint/11100-skin-sensitization-testing-using-new-approach-methodologies
5. Novel Adsorbents and Adsorption Methods for Pollutants Removal
https://www.mdpi.com/books/reprint/11056-novel-adsorbents-and-adsorption-methods-for-pollutants-rem…
6. 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Chemical Agents and Health Challenges
https://www.mdpi.com/books/reprint/10934

Toxics 期刊介绍
期刊名:Toxics (ISSN: 2305-6304)
主编:Demetrio Raldúa, IDAEA-CSIC, Spain
期刊发表与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材料相关的学术文章,主题范围涵盖毒理学、生态毒理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化学和流行病学等学科。期刊已被Web of Science、PubMed和Scopus等多个数据库收录。目前期刊位于JCR毒理学一区和环境科学二区。
|
2023 Impact Factor
|
3.9
|
|
2024 CiteScore
|
6.4
|
|
Time to First Decision
|
18.3 Days
|
|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
|
2.3 Days
|
欢迎投稿:https://susy.mdpi.com/user/manuscripts/upload?form[journal_id]=171

识别二维码,订阅期刊最新资讯。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