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发布时间:2025/10/13 16:25:04
选择字号:
FESE快读 | 微塑料通过土壤团聚体中的木质素酚和氨基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论文标题:Differential effects of microplastic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via lignin phenols and amino sugars in soil aggregates

期刊: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作者:Hong Yu, Xiang Huang, Ke Yang, Beidou Xi, Wenbing Tan

发表时间:15 Jul 2025

DOI:10.1007/s11783-025-2010-y

微信链接:点击此处阅读微信文章

摘要图

植物源和微生物源碳的积累共同决定了土壤有机碳(SOC)库的稳定性。为探究微塑料污染条件下土壤团聚体中不同来源有机碳的积累特征及相对贡献,本研究采用玉米盆栽实验,通过添加可生物降解微塑料(聚乳酸PLA)和传统微塑料(聚乙烯PE),考察了微塑料污染对大团聚体(0.25–2 mm)和微团聚体(< 0.25 mm)中微生物源碳和植物源碳的影响。结果表明,PE和PLA微塑料暴露降低了大团聚体中的微生物残体碳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而它们对微团聚体中微生物残体碳的影响则随微塑料浓度变化而波动。由于可生物降解微塑料具有更高的周转率和结构改性能力,PLA处理组的微生物残体碳含量高于PE处理组。PE在两种团聚体中均降低了植物源碳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而PLA对植物源碳的影响则与剂量相关。值得注意的是,PLA处理组中87%–408%的额外土壤有机碳主要来源于其他碳源,这可能意味着微塑料衍生碳被纳入了土壤有机碳的评估范围,从而高估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微塑料污染条件下,大团聚体中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以植物源碳为主,而微团聚体中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则以微生物源碳为主。此外,大团聚体的土壤有机碳浓度高于微团聚体,且PLA处理组优于PE处理组。值得关注的是,微塑料有助于维持微团聚体中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但对大团聚体无类似作用。

扫码获取文章原文

本文内容来自FESE期刊2025年第19卷第7期发表的研究文章“Differential effects of microplastic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via lignin phenols and amino sugars in soil aggregates”。通讯作者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余红。

引用格式:Hong Yu, Xiang Huang, Ke Yang, Beidou Xi, Wenbing Tan.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microplastic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via lignin phenols and amino sugars in soil aggregates. Front. Environ. Sci. Eng., 2025, 19(7): 90 https://doi.org/10.1007/s11783-025-2010-y

期刊简介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工程院和清华大学共同主办的环境领域综合学术期刊,聚焦环境领域前沿问题与研究成果,重点关注开创性、跨学科的研究,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是中国工程院院刊系列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

主编:曲久辉院士,John Crittenden院士

期刊官网1(国内免费获取)

https://journal.hep.com.cn/fese/EN

期刊官网2

www.springer.com/journal/11783

欢迎关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高温电催化甲烷高效协同转化发现新途径 流氓行星出现“恒星级”增长
颠覆认知:苔藓植物,真的不简单 中国科大发展“绿氢冶铁”新技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