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降雨强领导的团队与北京大学合作,发明了一种可给微小细胞测量“体温”的纳米温度计。该研究在肿瘤诊疗、单细胞药物筛选、脑科学和电子微加工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这种纳米温度计由硫硒化镉量子点纳米发光材料和高分子材料构成,大小只有30纳米,相当于头发丝的二千五百分之一,可轻松进入单个细胞。与此同时,通过检测纳米温度计的发光情况,可“解码”出相应的细胞内温度。这一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科学报告》杂志。
这种新型温度计既对温度敏感,又兼顾了生物相容性。更重要的是,它能有效消除细胞内复杂的生化环境对温度探测的影响。纳米温度计的发光情况除了受温度影响,往往还受周围生化环境的影响。而且,活细胞内的生化环境极为复杂,时刻处于高度动态变化中。如果不能有效屏蔽周围生化环境的影响,会严重影响纳米温度计对细胞内温度探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此,研究团队发展了一种新的纳米包埋技术,将量子点封装在一个纳米球里。这样既不影响其温度探测的灵敏度,又有效消除了周围生化环境的影响。基于该类新型纳米温度计,研究人员实现了单个、活的肿瘤细胞内温度变化的准确、灵敏探测,并在单细胞水平上观察了细胞对环境温度改变的适应性产热现象。(来源:中国科学报 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