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上海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病人分离的鼻病毒基因组的详细研究,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杜文圣(Vincent Deubel)领导的新生病毒研究组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首次在一种新病毒——鼻病毒C中发现大量多重重组,“该重组使得鼻病毒具有高遗传变异性”。他们的研究同时发现,该重组出现在不同亚型鼻病毒共感染的病人组织中。研究人员警告说,鼻病毒正在进化,以适应于宿主和环境趋势。
科研人员从儿童支气管炎和肺炎病人鼻咽喉样本分离到的病毒中发现,鼻病毒重组的数量非常大,这增加了人们对该病毒正在进化以适应于宿主和环境趋势的担忧。这项工作的研究论文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杂志上。
杜文圣教授是法国著名病毒学家,曾担任法国里昂P4实验室负责人。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市政府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三方合作建设的科研机构,是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成员单位。
据专家介绍,鼻病毒、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儿童呼吸道感染主要致病病毒。鼻病毒分为3种亚型:即HRV-A、HRV-B和HRV-C亚型。2006年,美国首次发现了HRV-C。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新生病毒研究组研究人员与上海南翔医院儿科合作,通过系统研究急性呼吸道感染致病病毒,发现HRV-C在所有鼻病毒感染病例中占50%以上。其中,一半以上含有一个长度不一属于HRV-A的5’端的基因片段。该发现表明,HRV-C可以分为两个新亚种。通过新亚种全基因组测序,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基因组其他位置的重组点。此外,分析表明,HRV-A和HRV-C共感染可能是产生病毒重组的原因。
这项研究同时证明儿童人群存在鼻病毒高遗传多样性,该样本人群在同一医院就诊,来自有100万居民的同一社区,其中40%是外来人口。“这表明,鼻病毒在这样的社区内有很高的进化能力。”鼻病毒C主要是在支气管炎和肺炎门诊儿童病人中发现的,然而,重组导致5’端非编码区二级结构变化对病毒扩增周期的影响尚未确定,因为它无法进行细胞培养也不能感染小鼠。
这项研究首次提出,与脊髓灰质炎病毒相似,不同鼻病毒有重组能力,导致极大的病毒多样性,从而使病毒诊断和分离更加困难。“这项研究的结果提示我们,应进行全球范围的鼻病毒亚型的病毒学监测。”
这项工作得到了法国发展署、李嘉诚基金会资助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研究行动计划”和“东南亚流行病状况调查与监测”两个国际合作项目以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的支持。(来源:科学时报 黄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