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的研究,在我国,利用边际性土地资源种植能源作物生产生物乙醇的潜力巨大,从长期来看,我国能源作物生物乙醇的总生产潜力在7400万吨以上,约为我国目前年汽油消费量的1.4倍。中短期而言,仅利用集中连片的边际性土地资源,就可生产生物乙醇2170万吨。
此研究结果刊登于《农业工程学报》2008年第6期,题为“中国能源作物生物乙醇的生产潜力及分布特点”,第一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严良政博士。
由于化石能源的短缺和价格飞涨,环境污染压力日益突出,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大潮已经席卷全球。而生物乙醇由于其原料供应充分、生产工艺成熟、产品应用广泛,已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热点。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发展生物乙醇产业应遵循“不争地,不争粮,不争油、糖”的基本原则。利用低质的宜耕边际性土地,种植发展适应性好、抗逆性强、具有较高生物量的非粮食基生物乙醇原料正是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我国国情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物质能源道路。而边际性土地是指“那些尚未被利用,自然条件较差,而又能产生一定生物量,有一定生产潜力和开发价值的土地”,这类土地暂不宜垦为农田,但可以生长或种植某些适应性强的植物。
目前我国非粮生物乙醇能源作物主要有甜高粱、木薯和甘薯等。研究者研究了我国宜耕边际性土地资源和生物乙醇能源作物的生产潜力及分布特点,对我国利用宜耕边际性土地生产生物乙醇的总潜力进行了估算。结论显示,我国生物乙醇产量的总潜力在7400万吨以上。其中,集中连片的宜耕边际性土地的潜力就超过2170万吨,如果仅开发其中的24.1%土地资源,即可生产燃料乙醇524万吨,能够基本满足我国E-10汽油(汽油与乙醇的混合比例为9:1)的需要。该研究结果还显示我国生物乙醇生产潜力的区域差异巨大。从各省(区)的潜力分布上看,潜力最大的依次为新疆、甘肃、山东、江西和宁夏。
利用边际性土地资源发展生物乙醇不仅是解决我国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一条重要途径,对解决“三农”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和也具有一定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是我国今后很长时期内农业能源工程的重要发展方向。这一研究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将为我国生物乙醇产业发展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来源:人民网科技)
(《农业工程学报》,2008年24卷第5期213―216页,严良政,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