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雌性偏好决定雄性特征
新的研究显示,科罗拉多草原上雄性鸣禽候鸟吸引异性的特征——从艳丽的羽毛到身体及鸟喙的大小——好像每年都在变化,这种变化取决于雌性鸣禽的偏好。迄今为止,研究人员通常假设,雄性禽类外观羽饰进化的驱动因素不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变动。但是,一项对彩旗云雀的为期5年的研究颠覆了这一概念。研究人员对这种鸟的配对模式、配偶选择及雄鸟的第二性征进行了分析。他们特别对雄鸟羽毛的5种特征及它们的3种尺寸测量,即:身体颜色、位于尾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的黑色羽毛与棕色羽毛的比例;翅翼斑大小、翅翼斑颜色;体型大小、鸟喙尺寸及重量进行了追踪监测。与雄鸟身体健康及成功繁殖相关的特征在不同的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此外,雄鸟与雌鸟是否配对成功似乎取决于那个季节在雌鸟中流行的羽饰类型。文章作者得出结论,雌鸟可能会因应环境的变化来改变它们的选择,即它们在可获得的资源中通过释出哪个雄鸟可以成为最佳父亲的信号的视觉线索来做到这一点。根据该文章披露,这一研究“可能会大大改变我们对性选择及性征夸张过程的看法”。本文作者补充说,雌鸟对雄鸟性征选择的逆转,似乎“与达尔文地雀中描述的循环自然选择相平行”。随后的研究还必须进一步观察雄鸟中的相互竞争是如何影响雄鸟的羽饰的。
辨识平均状态的脸孔
根据本期Brevium的介绍,一种自动化的脸孔辨识系统在“看”到一张将同一个人的几张照片进行融合后所成就的平均化的影像时,其辨识结果会精确得多。国土安全部、防止犯罪及移民与就业身份查证部门的专家可能愿意使用这种自动化的脸孔辨识系统,以确认作为身份证明的照片。但是,在不同的场景下,现在大多数的辨识系统与人脑辨识脸孔的能力相比仍相差甚远。当Rob Jenkins及A. Mike Burton对一个家谱网站内嵌入的常见的脸孔识别系统进行测试后发现,与该系统辨识单一未融合照片的能力相比,如果让该系统辨识的是某名人的由数张照片融合而成的复合照片的话,其正确辨识的照片数字会显著地增加。该文章的作者说,这些融合的照片在某种程度上“捕捉到了某一个人脸孔上的视觉要素”,使得该机器与人的识别能力不相上下。
彗星尘并非太阳系外物质
由“星尘使命”(Stardust mission)所收集的彗星81P/Wild2的灰尘标本看上去不像是行星间的太空尘粒子。这表明该彗星并非像人们怀疑的那样,是由太阳系外物质所组成的。相反,根据Hope Ishii及其同事的分析,被捕捉到的彗星尘中的硅酸盐颗粒看上去像是来自太阳系内侧小行星带中陨星内的硅酸盐。这些发现为小行星与彗星之间的差别可能并不如以前所想的那样明显提供了更多的证据。研究人员说,由位于同温层的飞机所收集的来自极地冰样本的行星间太空尘颗粒仍然是获取太阳系最早期物质的最佳来源。他们还注意到,某些彗星尘在与Stardust碰撞及被其捕捉时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而这一过程应该在进一步的实验室研究中被仔细检查。
(本栏目文章由美国科学促进会独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