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在“复旦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2025年度人工智能、数字治理与可持续社会论坛”上,复旦大学与新加坡管理大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两校关系升级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未来,两校将围绕人工智能(AI)治理、计算社会科学等交叉学科领域,持续推出标杆性合作成果。
?
在签约仪式上,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表示,此次战略合作是复旦大学响应“数字中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服务全球治理的责任担当。他希望两校充分发挥学科互补优势,合作设立聚焦“数字技术与社会”的跨学科联合项目,重点围绕AI、数字治理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等交叉领域,致力于构建新知识体系、提出创新解决方案。
新加坡管理大学校长江莉莉指出,此次合作关系的升级,充分体现了两校共同致力于为社会发展创造深远影响的共同愿景,并以变革性的教育和前沿科研为桥梁,推动中新两国的紧密联结。两校将携手应对当今与未来的重大社会挑战,推动可持续且具包容性的城市发展,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并探索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创新策略。
论坛的主旨报告环节,IEEE Fellow、复旦大学社会智能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傅晓明,从AI赋能社会科学与人文研究(AI4SSH)视角,解析了古代帝国与数字时代的社会流动;新加坡管理大学计算与信息系统学院副院长朱飞达,探讨了协同智能与代币化经济对可持续数字未来的推动作用;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副教授、新加坡管理大学数字法律中心高级研究学者吉拉德·阿比里(Gilad Abiri),围绕AI合法性规范路径进行分享;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教授李强则结合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了数字智能养老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圆桌论坛环节,中外学者、企业家围绕“AI治理:社会公益的共同进化、对立和协同作用”以及“AI领导力与商业价值创造”两大命题展开对话,深入探讨了AI赋能公益的效率革命与随之而来的伦理、公平等挑战,以及数字时代企业转型、人才培养与价值重构等核心议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