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29日,自然科学基金委第428期双清论坛“极端条件下结构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基础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在苏州召开。本次论坛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数学物理科学部、化学科学部及计划与政策局联合举办,苏州国家实验室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论坛主席由燕山大学田永君、武汉理工大学傅正义等共同担任。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陆建华,苏州国家实验室主任徐南平,论坛主席田永君在开幕式上致辞。自然科学基金委咨询委员会秘书长高瑞平出席会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副主任赖一楠主持开幕式。
陆建华指出,极端环境结构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深海深地、信息通讯等关键领域,对于保障国家安全、提升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但随着服役条件日益严苛、性能需求不断提升,该领域在先进设计理论、高品质原材料制备和极端环境服役机理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次双清论坛聚焦“极端条件下结构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基础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这一主题,期待与会专家突破学科壁垒、畅所欲言,深入剖析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瓶颈,推动该领域基础研究与重大应用进一步融合,为优化资助布局、促进学科交叉提供决策参考。
徐南平介绍了苏州国家实验室的战略定位和中心任务。他表示,实验室致力于打造材料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凝聚学术共识,吸纳具体建议,进一步提升实验室在结构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等领域科学研究中的协同攻关能力,持续强化“总平台”“总链长”作用。
田永君代表论坛主席致辞,介绍了本次论坛的背景意义、组织特色及预期效果。他表示,先进结构陶瓷及其复合材料是诸多战略领域实现自主可控的“关键基石”,期望与会专家能够深入交流研讨,明确科学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推动我国结构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再上新台阶。
本次论坛围绕“先进结构陶瓷的设计及其理论”“高品质原材料及其结构陶瓷的制备科学与工艺”“极端条件下的服役行为及其性能表征”“结构陶瓷交叉及前沿探索”4个议题,安排了1个大会报告、4个主题报告和20个专题报告。与会专家基于极端条件下结构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凝练了“统一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科学问题,并就未来研究方向、政策支撑等方面提出建议。
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的5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工作人员参加本次论坛。
(原标题:第428期双清论坛“极端条件下结构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基础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在苏州召开)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