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宇航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5/9/21 18:38:50
选择字号:
专家指出高原烟花秀“可降解”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日前,某知名户外品牌与艺术家在西藏日喀则市江孜热龙地区(海拔约5500米)举办高山烟花秀活动,主办方声称使用“环保可降解材料”并承诺进行生态修复,但活动未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其科学性和合法性受到西藏生态环境专家质疑。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张惠芳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表示,江孜热龙地区属于高山草甸生态系统,海拔极高,生态环境极端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几乎不可能恢复至原生状态。”高寒草甸植被生长缓慢、土壤贫瘠,任何人为干扰,包括烟花火工设备搭建、人员踩踏和烟花残留物,都可能造成长期甚至永久性生态损伤。

针对活动主办方提出的“可降解材料”说法,张惠芳提出三点疑问:降解时间需要多久?最终降解成什么物质?是否具备在高原环境下降解的条件?

张惠芳强调,在低温、低氧的高原环境下,材料降解速率会极大延迟。目前,活动主办方未能提供任何在极端高海拔环境下进行的极端降解测试数据或科学研究报告,所谓“可降解”说法缺乏实证支持。

更令人担忧的是程序合规性问题。张惠芳明确表示:“没有环评就是违规。”依据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可能对环境与生态造成显著影响的项目必须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而该项目在启动前未进行法定环评,审批程序存在严重瑕疵。

对于活动方承诺的生态修复措施,专家也表示忧虑。张惠芳指出,修复手段若未经过严格科学论证,贸然行动可能造成二次破坏。例如,草甸已因设备固定遭受破坏,即便移除设备,地表创伤仍然存在。若修复过程中涉及翻土、引入外来草种等操作,可能进一步扰乱原生土壤结构和水文环境,甚至引发物种入侵,导致生态系统功能进一步退化。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高海拔生态系统的保护意义重大。专家呼吁,任何在高敏感区域开展的活动,必须严格遵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坚守生态红线,以科学评估为前提、以审慎决策为原则,绝不能以“环保营销”之名行生态破坏之实。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首个由AI设计的病毒问世 首次揭示深海热液动物“以毒攻毒”的机制
大连化物所研发出首例氢负离子原型电池 科学家揭示蛋白药物稳定性的普适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