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构建真正好用的企业级智能体!腾讯云发布智能体开发平台3.0 |
|
9月17日,在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云宣布智能体开发平台3.0(ADP3.0)面向全球上线。ADP3.0新版本在RAG能力、Workflow、Multi-Agent、应用评测和插件生态等方面迎来了全面升级。
同时,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结合企业需求和腾讯自身优势,针对性推出了智能质检、媒体内容处理、营销增长、智能巡检等智能体,帮助企业在具体场景落地智能体。结合腾讯云智能数智人的产品能力,平台还推出了IP Agent,进一步盘活知识资产、提升用户交互体验。
“我们现在见客户时,如果不聊智能体,他们甚至不愿深入交流。”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负责人、腾讯优图实验室负责人吴运声表示,“当前大模型技术在客户场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智能体将成为支撑大模型技术落地、满足客户业务需求的重要载体。”
吴运声。图片由腾讯提供
?
在吴运声看来,智能体发展趋势的核心是“结合行业实际需求,整合现有技术与工具插件,满足业务痛点”,本质是“以需求为导向”,场景驱动正是智能体落地的核心路径。而在技术落地过程中,面临的将是一系列的系统性问题。在实际应用中,不可能存在可“解决所有问题”的招式,必须进行持续的技术迭代、逐步拆解每个问题。
面向行业旺盛的智能体开发需求,ADP3.0应运而生。经过近3个月持续攻坚和近600个需求开发,ADP3.0在RAG、Multi-Agent、WorkFlow和应用构建工具链等四个方面全面升级。同时,智能体开发平台上线了模型广场,引入月之暗面、Minimax等优质模型资源,支持用户灵活调用,且与腾讯云TI-ONE平台打通。
“腾讯云的优势主要在于核心技术有高门槛、落地经验丰富。”吴运声表示,前者确保了他们在应对业界新需求时能快速响应推出相关产品或服务,后者则让产品更好地贴合企业实际需求,进而能够打造真正能满足企业级实战需求的产品。
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正是一个缩影。目前,平台正在通过深度适配行业需求,推动智能体在各领域加速落地。如在制造业质检场景中,智能质检智能体能够凭借“更快冷启动、更强泛化”的优势,将传统AI质检3个月的交付周期缩短至0.5-1个月,新场景数据需求降至每类缺陷图片<50张,支持一键部署与主动意图识别,目前已助力多家手机厂商供应链企业实现产品外观缺陷检测提质增效。
值得一提的是,在智能体发展趋势下,开源成为推动创新的重要方式。今年8月以来,腾讯优图实验室陆续宣布开源多项关键能力。
“我们希望优图开源系列能够降低大模型应用开发的门槛,让更多开发者更便捷地利用这些工具快速构建自己的应用,从而推动整个大模型应用技术的普及,助力整个生态更蓬勃发展。”吴运声表示。
但不能“为了开源而开源”。开源的前提是完成自身技术与落地积累,由此才能确保开源技术被实际使用。“过去半年到一年,智能体技术快速发展,我们在大量场景中完成了落地,既打磨了技术,也积累了落地经验,具备了开源的基础条件。”
“行业并没有‘好的开源框架’的统一标准。开源框架是否受欢迎,取决于其易用性和实用性,开发者用得多、反馈好的框架,自然会成为主流。”吴运声说道。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