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9/18 16:38:07
选择字号:
我国首次向全球共享气候数据产品

 

9月17日,《中国气象局全球气候数据集》(以下简称《数据集》)在第4届中国—东盟气象合作论坛发布。这是中国气候数据产品首次向国际共享,进一步推进了我国高价值气象数据产品全球共享。

《数据集》包括全球地面数据集、全球高空数据集、全球格点重建数据集、中国气象局全球大气再分析产品1.5版、风云气象卫星多星融合陆面与长波辐射数据集和海洋数据集等6类数据,与国际同类产品质量相当,且支持国际交换,能够支撑气象早期预警、防灾减灾全球治理等应用服务,并支持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应用和气候变化研究。

《数据集》从106种中国气象局高价值气象数据产品里选取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的自主研制产品。其中,全球地面、高空数据集,日值及月值最早可溯源到1850年,最长序列可达176年;基于整编后的全球多源观测站网数据,全球格点重建数据集经过时空重建处理,形成自1850年以来逐月全球表面温度格点产品,空间精细程度达2°×2°,约200公里;风云气象卫星多星融合陆面与长波辐射数据集和海洋数据集对风云卫星的历史数据进行再定标和一致性订正,形成5公里地表温度、辐射、海温、海冰等产品。

《数据集》重点面向从事气象预报、早期预警以及人工智能深度应用的用户,可通过中国气象数据网英文版、世界气象中心(北京)网站、风云遥感卫星数据网英文版等渠道获取。中国气象局将持续做好国际共享数据产品的应用效果、下载渠道畅通程度的评估,保障数据产品质量和共享渠道畅通。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首次提出脑机接口“动态电极” 两把钥匙重启植物细胞“命运逆转”齿轮
肉眼可见的“时间晶体”现身 “夸父”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研制成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