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晴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23 14:41:23
选择字号:
太阳系外围可能隐藏着一颗“Y行星”,大小与地球相似

 

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地球大小天体的证据——它不同于先前假设的第九行星和X行星——可能正在扭曲海王星外天体的运行轨道。近日,相关研究发表于arXiv

天文学家长期推测柯伊伯带(冥王星以外的冰质天体区域)之外可能潜伏着未知行星。其中较著名的假说包括:X行星(一个质量约为地球7倍、轨道半径约为日地距离50倍的假设天体,现已被基本证伪)和第九行星(质量约为地球10倍、与太阳距离至少是日地距离300倍,目前仍具有较大可能性)。

太阳系中是否存在尚未被发现的行星?图源:Peter Jurik

  ?

普林斯顿大学的Amir Siraj 及其同事基于对某些柯伊伯带天体轨道扭曲现象的观测,提出了一个新行星假说。为区别于其他候选天体,他们将其命名为Y行星。“如果这种轨道扭曲真实存在,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一颗未被发现的倾斜轨道行星。”Siraj表示。

若该行星存在,其质量应介于水星与地球之间,轨道半径约为日地距离的100至200倍。它会像湖面涟漪般使某些柯伊伯带天体的轨道相对太阳系平面产生约15度的倾斜,其引力会使这些天体在大多数其他天体的轨道平面上方和下方运动。

“我们获得的信号虽不显著但可信。”Siraj指出,该发现“偶发概率约为2%至4%”。他补充道:“早期第九行星的线索也曾提及类似的偶发概率。”

“提示Y行星存在的轨道扭曲现象与第九行星的推理依据不同,后者被认为通过引力拖拽天体向其靠拢,因此两种行星可能同时存在。它们的特征完全不同。”Siraj强调。

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的Jonti Horner认为,太阳系外围可能隐藏着Y行星这类未知天体的假说“具有合理性。这正说明我们根本不清楚太阳系外围存在什么。除1930年发现的冥王星外,人类真正开始探索海王星以外空间还是最近二十年的事。”Horner解释道。

此类天体很可能形成初期就从太阳系内部被散射至外围,而非直接在外围物质稀疏区域形成。“散射机制的可能性更大。”Horner表示。

随着薇拉·C·鲁宾天文台即将开启为期十年的巡天观测,未来十年人类对太阳系外围的认知预计将发生革命性变化。若存在Y行星、第九行星或其他候选行星,鲁宾天文台或许能直接观测到它们。

“这将快速扩充精密测量的海外天体的目录。如果Y行星确实存在,鲁宾天文台可能在巡天最初几年内探测到它,或至少能找到轨道扭曲效应的进一步证据。”Siraj表示。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48550/arXiv.2508.14156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橡胶树育种路上的“石头”能数清了 人类胚胎着床过程的力学机制首次揭示
破解人脑独特性的关键DNA片段发现 NISAR卫星破纪录天线在太空“绽放”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