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体瑶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8/18 15:18:40
选择字号:
微调走路方式能让膝盖更健康

 

在40岁以上人群中,近1/4的人患有疼痛性骨关节炎,这也是成年人残疾的主要原因。骨关节炎会破坏关节缓冲软骨,而目前还没有逆转这种损伤的方法:患者们唯一能做的只有用药物控制疼痛,最终置换关节。

一篇8月12日发表于《柳叶刀-风湿病学》的论文中,来自美国犹他大学、纽约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患者们的另一种潜在选择:步态再训练。

在一项为期一年的随机对照实验中,参与者通过在行走时微调脚部角度,体验到了和使用药物相当的疼痛缓解。重要的是,与接受安慰剂治疗的组相比,这些参与者在同一时期内的膝关节软骨退化程度也更轻。

科学家们发现,走路时调整脚的角度可以达到治疗骨关节炎药物的止痛效果,甚至可以保护膝盖软骨免受进一步损伤。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我们知道,对于骨关节炎患者来说,膝关节承受的负荷越高,越会加速病情发展,而改变脚部角度可以减轻膝盖负荷。”论文第一兼通讯作者、犹他大学约翰和马西娅·普莱斯工程学院的Scott Uhlrich说,“因此,生物力学干预的想法并不新鲜,只是此前还没有随机的安慰剂对照研究来证明其有效性。”

研究人员发现,减轻膝盖内侧负荷的理想脚部角度因人而异,这取决于自然步态以及采用新行走方式时的变化。因此,他们采用个性化的方法,为每个参与者选择新的行走方式。

在最初的两次访问中,参与者接受了基线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并在压敏跑步机上行走,同时被动捕相机记录步态的力学特征。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确定如何调整患者的脚更能减轻负荷。初步入组后,一半的参与者被分配到安慰剂治疗组。他们被规定的脚部角度实际上与他们的自然步态完全相同。相反,干预组的参与者则被规定了能最大程度减轻其膝盖负荷的脚部角度。

一年后,所有参与者都自我报告了膝关节的疼痛体验,并接受了第二次MRI检查。“相对于安慰剂组而言,干预组报告的疼痛减轻程度介于布洛芬到奥施康定的预期效果之间。我们还通过MRI观察到了干预组中一个软骨健康标志物退化速度的减慢,这令人兴奋。”Uhlrich表示。

此外,参与者对这种干预能长期坚持是该方法的潜在优势之一。一位参与者表示:“我不必吃药或佩戴设备……它已经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并将伴随我的余生,我对此开心极了。”

在能够临床部署之前,步态再训练的过程还需简化。Uhlrich表示,“我们已经开发了可利用智能手机视频等移动传感器,在临床环境中个性化实施这种干预的技术。”研究人员希望,这种干预处方最终能在理疗诊所开具,并让人们在散步时就可以进行。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S2665-9913(25)00151-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古菌揭示潜在抗生素宝库 澳科学家称观测到迄今最古老快速射电暴
新化石揭示最早的离水探索之旅 水空两栖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首飞测试成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