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韫绮,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28 15:45:29
选择字号:
这些“90后”聚在一起,讨论这件事……

 

7月26日,以“探索·碰撞·成长”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科学家思辨沙龙活动在科学会堂成功举行。沙龙旨在凝聚青年英才力量,推动人工智能(AI)产业创新发展,20余位青年学者及行业领军人物,深入探讨AI前沿技术与成果转化。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科学家思辨沙龙活动现场。

  ?

活动开场首先回顾了历届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奖的情况,并由参会的青年学者分别进行了自我介绍,他们几乎都是“90后”,最年轻的两位为“00后”。

清华大学博士后徐智昊凭借“大规模光芯片太极赋能160-TOPS/W通用人工智能”论文获本年度青年优秀论文奖SAIL奖。他开发的“太极”光芯片解决了光计算规模与重构需求矛盾,能效超现有商用芯片两个数量级,相关成果入选了“2024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24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为低功耗无人系统和AI大模型训练提供新路径。

首形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胡宇航同样是一名“95后”。他的论文“人机面部协同表达”系统揭示了人机表情同步机制,能在人类微笑前839毫秒预测并响应,显著提升机器人交互自然性,为情感计算与社交机器人设计奠定基础,获得了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奖提名奖。

此外,来自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全球20所知名学府的历届获奖青年学者也先后分享了他们机器视觉、大模型、AI与生物医学交叉等领域的最新成果。

沙龙活动靶向交流环节。

  ?

在行业闪电谈环节,上海创智学院副部长吴艳琼和上海华测导航总工程师王超分别进行了报告分享,探讨AI人才政策与产业应用。随后,青年科学家与行业专家分组进行靶向讨论,共享研究成果,探讨技术落地路径。

本次沙龙得到了上海市计算机学会支持。活动特别邀请了多位上海知名企业和资深投资人参会。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黑洞背后竟藏神秘“第三者” 纳米级“清道夫”专治眼睛里的隐形炸弹
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首栋建筑提前完工 寻找外星生命的希望正迅速破灭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