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2025年广州市黄埔区第十一届科普讲解大赛在广州科学城中学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从初赛138人中成功突围的60名选手(成人组20名、中小学生组40名),在此展开了一场科普讲解的巅峰对决,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学盛宴。
颁奖现场。主办方供图,下同
?
本届比赛由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局、广州市黄埔区科技局、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广州开发区科协、广州市黄埔区科协联合主办。参赛选手自主选择题目,呈现形式以科普讲解为主,鼓励沉浸式、互动式教学,可借助展品、视频、音乐等创新方式,要求生动鲜活、彰显特色、寓教于学、富有新意。
记者获悉,成人组与中小学生组的选手们,带着精心打磨的科普作品参赛。他们各展所长,其中成人组选手凭借扎实的专业积累,深入解析了建筑气象、光电发电、纳米科技、AI、医疗等多个领域的选题,将前沿科技与日常生活紧密关联。
而中小学生组选手以童真的视角,对塑料、电磁、生态、AI 等科学内容进行了创意讲解。有的小朋友手持自制的小实验装置,边演示边讲解,稚嫩的声音中充满了对科学的热爱。有的学生用生动的语言解读摇摆舞如何指引同伴找到花丛,把昆虫导航术讲成了一段探险故事。
颁奖现场。
?
评委们的点评为这场科学盛宴增添了生动注解。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长黄善辉充分肯定了选手们将复杂科学概念具象化的努力,特别提到成人组对前沿技术的生活化解读“让高深学问有了烟火气”,同时建议在逻辑衔接上可更显流畅。
广东科技报社社长张炜哲则聚焦中小学生组的创意表达,称赞孩子们“用童真视角搭建了通往科学的彩虹桥”,并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对科学的好奇与想象;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钟若曦指出科普要化繁为简,要用熟悉的语言表达晦涩的原理。
评委们的专业点评既有肯定也有指引,为选手们指明了提升方向,为这场比赛更添成长的温度。据悉,黄埔区将继续大力鼓励和支持区内研究院所、科技企业、科普基地、医疗机构、各中小学校持续组织开展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教育系列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