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公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公民具备高阶科学素质的比例为2.30%,2024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提升至15.37%,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已达44.07%。
此前,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调查仅判定和分析具备科学素质的情况。为进一步细化分析公民科学素质的层次结构,本次调查中开展了公民科学素质分级评价。科学素质调查问卷总分100分,考察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思想、应用科学的能力等四个方面。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具备高阶科学素质(85分及以上)、具备科学素质(70分及以上)、基本具备科学素质(55分及以上)的三类人群大致呈现出1:7:19的金字塔式分布。

本次调查结果图示。中国科协供图
其中,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人群对应18~69岁人口规模达4.4亿,占比超过四成;科学素质平均得分达到68分,大幅超过60分,对科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较高;从科学素质的构成维度来看,从科学素质的构成维度来看,基本具备科学素质人群对尊重客观、理性质疑等科学精神和思想的掌握程度最好,对观察、对比、分类、归纳等基本科学方法理解程度较好,对生命科学、物质科学、数学与信息等基础科学知识比较熟悉,能通过各类专业和社交渠道获取科技信息,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调查实施单位中国科普研究所有关负责人介绍,分级评价能够较好体现全体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状况,不同阶段的科学素质构成特点;利用分级评价结果,能够为地方、行业管理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有针对性的开展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提供对策建议。同时,开展分级评价也能够更好地回应社会关切。
“教育、公民科学素质、科技创新都是一个渐进式阶段化的发展过程,教育发展水平对公民科学素质有较大的影响,不断提高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对科技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上述负责人说。
自1992年起,中国科协组织开展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迄今已成功完成14次全国调查。本次调查对标国际测评标准,结合我国实际,包括公民的科学素质状况以及对科技的态度、获取科技信息的途径、参与科普的情况等内容,调查对象为18岁至69岁的中国公民。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